刷子轻柔地拂过破损的书画页面,画笔勾勒出木作的云纹……这不是古装片拍片现场,而是“文物医生”的技艺较量。
7月6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泸州落幕。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3名选手齐聚酒城,带来文物修复领域的“巅峰对决”,用精湛的文物修复技艺展示何为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
为文物技能人才搭建平台本次比赛设金属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等6个项目,分别展开理论和实际操作比赛。
此次比赛规模大,参赛选手中本科以上学历达53.58%。他们中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19岁。选手们铆足劲使出看家本领。7月4日一早,在合江黄氏坝沙溪口考古赛场,烈日下选手们戴着草帽在探方里铲土寻物,比拼“火眼金睛”。在西南医科大学设立的文物修复赛场,选手们展开指尖争锋,或对瓷器进行锔钉,或对古籍进行补缀……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希望通过比赛,培养造就一批技艺精湛的高水平技能人才与大国工匠。
比赛中,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修复师任俊锋等多位选手代表四川参赛。任俊锋曾在三星堆等多个遗址考古和修复文物,以省文物修复大赛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需在15个小时里完成对一件汉代青铜方壶的修复方案、实际修复及档案记录。经过激烈角逐,他最终斩获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一等奖。
引导更多人才加入文保队伍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比赛的含金量在于对比赛优秀选手的奖励“见真章”。比赛除了评出各组名次,获得大赛一等奖且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优先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职业技能等级方面,各比赛项目前5名获奖选手,可晋升技师(二级)职业技能等级,已具有与比赛项目相同或相近职业技能等级的,可晋升对应职业高级技师(一级)职业技能等级;第6—15名获奖选手可直接晋升高级工(三级)职业技能等级,已具有与比赛项目相同或相近职业技能等级的,可晋升对应职业技师(二级)职业技能等级。
省考古学会副会长孙智彬说,比赛奖励政策可激发文物修复技能人才的职业热情。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韦荃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必须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文物,才能把这个工作做到极致。“我们需要更多热爱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这次大赛的奖励政策就是一个重要改变。”
“择一事终一生”,文物修复人才在方寸间续写文明,既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也需要更多保障赢得职业尊严。记者了解到,针对四川文物(古籍)修复、考古探掘专业急需紧缺人才队伍现状,去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联合发文明确,技能竞赛获奖人员可通过考核招聘入编,涵盖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选手、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优胜奖及以上选手等。
上一篇:省政协党组扩大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