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全球金融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景顺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认为,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不确定性的持续,美元可能进入新一轮贬值周期,下半年贬值幅度或达5%,这一趋势将对全球资产配置产生深远影响。
“美元走弱往往意味着非美元资产迎来配置窗口期,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而言,美元贬值将显著改善融资环境,并提升以本币计价的资产回报率。”赵耀庭表示,历史数据显示,在美元疲软周期,国际资本通常会加速流向估值更具吸引力的非美市场,这一规律在当前环境下尤其值得关注。
还需提及的一点是,这一轮美元走弱恰逢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赵耀庭认为,过去15年支撑“美国例外论”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标普500指数当前市盈率接近22倍,远高于其过去15年均值,这使得非美市场的相对估值优势更加凸显。
在赵耀庭看来,基于历史规律,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股票要跑赢发达市场,通常需要四项关键因素的配合。第一,美国经济增长须适度放缓但避免衰退,既不至于吸引资金过度回流,又能维持全球需求。第二,美元须处于贬值周期,以缓解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压力并提升其资产吸引力。第三,石油价格须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下,避免能源成本对新兴市场进口国造成冲击。第四,新兴市场央行须推行降息政策,通过宽松货币环境刺激本地经济增长。
“过去15年,美国股市的强劲表现与这些条件未完全契合有关,而若上述因素同步出现,新兴市场相对发达市场的超额收益便可能显现。”赵耀庭称。
赵耀庭进一步表示,当前欧洲投资者对亚洲市场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同时亚洲投资者也对欧洲市场和股票投资机会表现出更大兴趣,这种双向关注度的提高预示着欧亚之间的资金流动呈现积极态势。这一趋势,与其对于投资者将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逐步转向美国以外市场寻找机会的判断高度契合。
在全球科技产业格局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的表现亮眼。赵耀庭认为,DeepSeek-R1大模型的推出,充分展现了中国企业在软件领域的强劲创新能力。当前,美国科技股与中国科技股之间存在显著的估值差异,前者长期享有较高溢价。随着DeepSeek等创新成果的出现,这一溢价正在逐步收窄,预示着未来投向美国科技七巨头的资金可能部分转向更具估值吸引力的中国科技股。
在赵耀庭看来,作为标普500指数盈利的重要支柱,尽管美国科技股长期表现优异,且当前盈利预期与指引仍显强劲,但受宏观环境影响,市场对美股“七巨头”的热情已有所降温,其高估值也引发市场担忧。虽然这些公司的资本支出持续加码并维持在较高水平,且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但近期数据中心租赁和支出的收缩迹象值得关注。
“在此背景下,我们相对看好估值更具吸引力、增长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的中国科技公司。相信中国企业将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持续走在全球前列。当然,这并非否定美国科技公司与其估值的匹配性,而是从相对价值的角度来看,中国科技股目前展现出更高的投资性价比。”赵耀庭称。
除了人工智能,赵耀庭还看好中国企业在量子计算、生物科技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投资机会。他认为,这些行业不仅获得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已经形成了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完整产业链,这是很多新兴市场所不具备的优势。
上一篇:学查改深融 成效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