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南下”就是牛
创始人
2025-07-07 03:06:31
0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刘宏章  通讯员  曾令飞

  6月29日,走进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众鑫农牧循环发展实业有限公司,只见一头头膘肥体壮、毛色油亮的西门塔尔肉牛正在工作人员的吆喝声中被装上货车,准备踏上南下的旅程。这是今年发往南方的第6批肉牛,平均体重可达770公斤,都已经过了消毒、检疫。

  “今天出栏的这80头公牛,按定向合同约定交付广州东莞交易市场。”众鑫农牧循环发展实业有限公司牛场厂长段卫东告诉记者。众鑫农牧循环发展实业有限公司牛场主要是以西门塔尔公牛育肥、母牛自繁自育为主,存栏量达4000多头。依托其成熟的肉牛全产业链优势,众鑫农牧公司成功打开南方市场,迈出“肉牛南下”战略的关键一步。

  “今年牛肉的市场行情比前几年好一些,我们准备抓住这个机遇,大量出栏肉牛,到目前,通过建立直达南方的稳定销售渠道,我们今年已经出栏了500多头肉牛,不仅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还降低了综合成本。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加强跟南方屠宰场、交易市场合作,进一步拓宽市场,增加企业效益。”段卫东说。

  众鑫农牧循环发展实业有限公司每年秋季都大量收购当地农民的青贮玉米,在为农民解决销售难题的同时,也为肉牛储存了优质饲料,到了春季则将粪肥还田,为农民节省开支的同时增强土壤肥力,形成绿色循环的生态产业链。

  近年来,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将肉牛养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初步构建起了“企业规模化养殖+农户订单化种植”紧密联结模式,依托2万亩青储玉米基地,确保优质饲草稳定供应。

  “如今,我们示范区正在从“小散弱”的传统养殖模式逐步向‘集约化、市场化、品牌化’转型,我们将依托现有肉牛养殖基础,持续推进肉牛产业扩栏增量、提质增效,紧紧围绕‘扩量提质、产业融合、草畜配套、绿色生态’的发展思路,推动‘活牛出山’向‘品牌增值’转变,让‘牛产业’真正成为农牧民致富的‘牛银行’。”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农牧林水局副局长王学飞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知名连锁超市,正式退市摘牌! 7月4日,根据人人乐(002336.SZ)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的公告,...
共商全球绿色治理新路径 转自:贵州日报全球气候融资的新机遇和新发展议题讨论现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旷光彪 摄 本报讯(记...
第二届全国蹴球锦标赛在昆明开幕   本报讯 记者杨艳萍报道 日前,第二届全国蹴球锦标赛开幕式在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芷苑体育馆举行,来...
苗寨“夜经济”火了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李雪 记者 安通)7月5日晚8点,黔东南州雷山县大塘镇鸡鸠村灯火通明...
福建启动防晒服专项快检   本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入夏以来,防晒服需求激增。部分产品标签信息混乱、防晒效果虚标等问题,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