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外卖指数还值得关注么?
创始人
2025-07-06 22:01:36
0

(转自:亨特hunter)

这周末外卖大战再次打响。

美团宣布暑期开门红,即时零售(外卖+闪购)订单破亿,阿里宣传外卖订单要破9000万。

老百姓表示不要钱的奶茶真好喝,但再打下去我们就要喝成糖尿病了。

外卖大战愈演愈烈,除了上市公司股东受伤其实多方都是受益的。

从政策层面来讲,促进了服务消费,推动了内需,增加了骑手需求解决了就业;从消费者层面来讲,得到了真金白银的补贴少花了钱;从商家来讲单量增加多赚了钱。

哪怕对于上市公司来讲,除了美团以外,阿里京东其实都是发现了新的商机。

阿里认为外卖业务是一个流量池,外卖业务虽然不赚钱,但通过对外卖业务的投放补贴让消费者更多的打开了淘宝APP,打开了就可能促进在淘宝的消费,引来了活跃流量。

另一个维度阿里希望打通整个零售渠道。

比如你以前想买一个小米耳机,你会上淘宝去下单,他明天给你送达;但现在你想买一个小米耳机,你上淘宝搜索,你会有一个新的选择,通过外卖在你旁边的小米之家买好给你送过来,一小时就能送达。

如果阿里打通了这个心智,消费者买什么都上淘宝,无疑将开启另一个大零售的故事。

阿里认为建立这样心智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于是祭出500亿补贴大招,和美团打到底。

能不能成我不知道,但对互联网大厂来说,寻找到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打开另一个叙事逻辑的吸引力太强了。而且从逻辑上来讲,是有可能能成的。

对于美团来说就倒霉了,他没有这个协同的机会,虽然在履约能力,商家覆盖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不允许二选一的反垄断背景下,这种优势并不能轻易的转化为胜势。

外卖的利润是美团的核心利润,但外卖的亏损只是阿里的销售费用。这样的背景下美团的优势其实有点体现不出来,利润层面的承压可能会持续下去。至于京东,作为一家市值只有其他玩家零头的企业,存在感注定只是短期的,这不是京东可以玩的游戏。

这场外卖大战目前主动权其实在阿里手里,阿里如果停止补贴大战就会结束,而阿里停止补贴大概率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补贴了发现没用,也没有形成消费者心智,这种情况下美团完胜,阿里白烧了几百亿止损。

第二种是补贴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阿里获得了一些心智,提升了一些外卖业务中的份额,双方重新回到平衡。

如果是这样,美团在闪购业务中的优势确实可能会削弱,闪购的商品消费和阿里的电商业务协同性更强,但在餐饮业务上阿里想拿到美团更多份额却是还是有难度的。

我倾向于后者概率大,从中长期维度来说,美团确实也是有可能会让出一定份额的特别是闪购份额,商品消费的心智阿里确实比美团更合适。但什么时候打完我觉得还需要观察,短期没有缓和迹象。

恒生外卖指数

恒生科技指数最重要的三只重仓股阿里美团京东全部陷入了外卖大战的深渊当中,网友纷纷建议恒生科技指数改名恒生外卖指数。

外卖大战打响后,恒生科技指数成为了近期两市最弱的指数,跑不过恒生指数,更跑不过近期走势更强的A股。

关于恒生科技指数的调整,当恒生科技指数变成了恒生外卖指数后,这个指数还有投资价值么?

我觉得外卖大战对于恒生科技指数的影响其实还是有限的,美团阿里京东三家公司在指数中的占比是20%,这其中美团是受影响最大的因为他的主营业务就是外卖闪购,阿里受到的影响其实还好,毕竟他的电商业务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次如果真能抢下一部分即时零售闪购的蛋糕,推动阿里大零售的格局形成,阿里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叙事。

恒生科技指数的调整还有两个更重要和更本质的原因。

首先,目前国内的经济预期正在进一步走弱。

一方面是目前政策预期比较差,在上半年经济数据还可以的背景下,市场普遍预期短期没有什么新的经济支持政策会落地,而5月以来伴随地产的进一步下行和抢出口的结束,国内的经济压力在加大。

经济压力加大叠加没有政策预期,当下的经济预期是很差的。

港股对于国内经济预期的敏感度是很高的,当经济预期变差的时候,港股自然就会走弱。

另一方面,前期资金大规模流入港股,流动性泛滥的情况出现了变化。

5月初,港元汇率触及强方保证(7.75),金管局需被动卖出港元、买入美元,向市场注入港元流动性,对应当时港股非常火热,美股相对走弱。

但仅一个月后的6月末,港元汇率触及弱方保证(7.85),金管局买入港元、卖出美元,回收港币流动性。

这种快速的变化其实有偶然性。

5月初港股大型IPO密集募资,推升港元需求,但随着IPO结束,资金“蓄水池效应”消退,港元需求骤减。叠加当时香港金管局累计注资了1166亿港元,规模也很大,导致了港币需求的快速变化。

简单来说,在中美利差依然较大的背景下,港币还没有强势到应该触及强方保证(7.75)的地步,偶然因素导致了港币的走强比市场过度放大,现在开始有所回归。

但中期来看,由于美联储降息箭在弦上,人民币购买力被长期低估严重低估,叠加政策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限制开始放松。

港币的需求增加是大趋势,阶段性的波动并不会改善这个大趋势。

这个并不构成对于港股的长期压制。

简单总结就是,前期香港的金融资产阶段性过热了,现在冷静了下来,伴随未来国内政策进一步发力经济预期改善,美联储降息的确定性到来,香港市场的中长期趋势依然是非常明朗的。

恒生科技指数的阶段性跑输我觉得大概率只是“阶段性”的,而不是长期趋势性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关注·平安出行 转自:法治日报
中邮证券-有色金属行业报告:滞... (转自:研报虎)投资要点贵金属:降息预期后移,金价获得支撑。贵金属本周表现较好,主要由于美国非农数据...
最新或2023(历届)德州中考... 最新或2023(历届)德州中考数学考试试卷真题答案解析,word版本下载
【最美职工】为飞机远程“把脉开... 窗外的飞机一架架起飞降落,屋内屏幕前的数据密密麻麻,在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的飞机系...
外资机构上半年调研A股公司近5... 2025年上半年,外资机构对A股公司调研热情持续高涨。Wind数据显示,外资机构上半年累计调研A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