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本报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6月中旬,国常会对房地产市场作出最新部署,要求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刚刚过去半个月,推动政策落地的行动也已跟上。
7月4日,据新华社消息,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调研组赴广东、浙江两省调研,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专家学者、房地产企业座谈,深入分析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实地调研房地产在建在售项目,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
调研组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切实扛起责任,充分用好房地产调控政策自主权,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要加快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要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广东和浙江经济位居全国前两位,房地产的规模也位居前列,新房销售占全国的1/5,因此不管是经济大省挑大梁,还是经济大省发挥止跌回稳基本盘方面都非常重要。重点省份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和潜力都比较大,它们稳住了,全国的经济、房地产就都稳住了。
止跌回稳仍需加力
去年9月底,央行、财政部、发改委、住建部等多部委发布了一系列稳定股市和楼市的政策。此后的半年里,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成为楼市的主要基调。不过根据市场数据,近期房地产市场回升的力度有所减弱。
中指研究院7月4日发布的最新研报,在去年“9.26”一揽子政策支持下,2025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延续修复态势,止跌回稳取得一定成效。年初以来,核心城市新房及二手房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好城市+好房子”表现出较强韧性,土地市场也有所恢复,但二季度以来市场边际有所减弱。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指研究院监测的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上涨1.16%,涨幅较去年下半年收窄0.26个百分点。原因是居民居住需求品质升级推动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开发商聚焦打造高品质新房产品,带动百城新房价格结构性上涨。而二手房方面,价格累计下跌3.60%,跌幅较2024年下半年收窄0.19个百分点。虽然今年以来二手房市场保持较高活跃度,但在高挂牌量背景下,二手房“以价换量”行情延续,1—2月二手房均价延续去年四季度修复态势,环比跌幅持续收窄,但3月以来环比跌幅再次扩大,6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369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5%,已连续38个月下跌。
在此背景下,6月13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延续去年底的修复态势,“4.25”政治局会议定调要“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6月中旬的国常会定调要“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表明中央注意到了近期市场的微幅波动,并及时给出了指导。“更大力度”指导下,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也有望及时响应,加快相关政策的落地落实,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将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重要方向。
经济大省有望率先回稳
而住建部此次调研,更明确要求地方压实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的责任。调研组指出,广东、浙江两省持续扩大房地产政策实施效果,多措并举激活住房消费潜力,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上半年两省新建商品房网签交易面积实现同比增长,二手房交易保持活跃,主要城市商品住宅库存消化周期回归到合理区间,有力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持续巩固。
李宇嘉分析认为,新房方面,在全国新房销售依旧下滑的情况下,上半年两省新建商品房网签交易面积实现了同比增长。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意味着市场基本盘是稳定的。二手房方面,重点省份二手房交易保持活跃,广东、江苏、山东这三个省份占全国二手房交易的1/4到1/3。1—5月份,这三个省二手房交易平均增幅超过10%,也是全国二手房交易能实现增长的重要稳定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调研中,几个重点城市受到了关注,如广州、深圳、宁波、珠海和杭州。“这些城市在促进止跌回稳的目标和任务上,各自都有不同的亮点。”李宇嘉指出,比如广深地区房地产体量大,需要夯实融资协调机制和授信投放,稳定供需两端;其他城市主要是如何活跃市场。从这样的表态来看,此次住建部调研并非一味地沿袭过去的救市思路,而是激活需求,体现了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大宗商品属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年轻人、新市民多,改善需求潜力大的重点省份,完全有条件率先实现止跌回稳。
上述中指研究院研报表示,预计下半年各级政府将全力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例如,加大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力度,完善和落实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的政策,城市更新相关金融支持政策也有望加快落实。此外,北上深限制性政策仍有优化空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