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政策法规决定智驾出海进程
创始人
2025-07-05 21:46:16
0

转自: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赵毅 北京报道

“有效算力,全球第一”。7月3日,在小鹏G7上市发布会上,有这样一条宣传语。

对于这款自研的芯片,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形容:“整车有效算力2250TOPS,智能座舱AI有效算力达800+TOPS,比行业旗舰车型大26倍。”

2020年,小鹏汽车便开始亲自下场研发芯片,直至2024年流片成功,何小鹏火速将这款芯片搭载于G7。在G7正式亮相前何小鹏曾聚集媒体搞了一场小型的闭门交流会,希望大家能够给点建议,听到的声音是“定价偏高”。

或许是听进去了。在G7公布价格当天,小鹏G7 Max 702超长续航版价格仅20.58万元,现场呼声一片。这与何小鹏所铺垫的各种性能形成巨大反差,更不要说收回图灵芯片的研发成本。

何小鹏对首次搭载新车的“Turing”可以说是寄予厚望,而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的提问,何小鹏也直言,不会放弃英伟达。

“我们希望在芯片和软件解决方案上寻找全球合作伙伴。”与何小鹏一样,许多企业家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近些年,中国企业面对的是全球竞争,绝非在一朝一夕间卷价格,而是长期博弈。

对于为何自研芯片?企业战略是否聚焦?政策法规的边界在哪里?如何顺应全球趋势?何小鹏提出了诸多观点。

“不会放弃与英伟达合作”

自2016年,“人工智能”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十四五”规划明确将芯片研发列为重点攻关领域。多年以来,政策护航,市场扩容,技术革新等因素作用下,国内芯片产业发展迅速。

国内车企纷纷加入“造芯工厂”,包括小鹏在内,比亚迪、小米、蔚来、长城、吉利等企业已自主研发芯片。

2025年CES展会上,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公布的汽车领域最新合作名单中并无小鹏汽车,作为早期的合作伙伴,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小鹏汽车正在加速摆脱对英伟达的芯片依赖。

L3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催生对高算力芯片的爆发式需求。英伟达Orin芯片凭借算力优势一度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历时5年的自研,图灵芯片的诞生是否意味着小鹏汽车可以彻底放弃英伟达?

何小鹏在回应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继续与英伟达及其他芯片公司合作。但对于自研芯片,何小鹏亦非常坚定,认为这是“难而有价值的事”。

此次发布会上,何小鹏用了纵向对比,突出其算力远超友商,他并未具体透露图灵芯片的研发成本,仅用了大几十个亿来概括,认为这是一个标准的研发费用。2025年小鹏汽车在AI上的投入将接近50亿元。

“如果想成为一家AI公司,只有自主研发芯片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能力,未来不只在汽车上,还将会运用到飞行汽车和机器人上面。”他表示。

虽然硬件潜力超前,G7当前明确提供的仍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在采访中,何小鹏坦言,G7尚未配备全L3的硬件,而是L3级算力,从用户的角度看,它符合L2的法规,但实际能力将逐步进阶至L3。

何小鹏判断,当前Ultra还是L3级软件刚刚起步,未来L3级硬件将持续升级,L4级软硬件体系也将在5年内迎来重大突破。随着L4技术逐步成熟,L2级自动驾驶技术或将逐渐退出市场,L3级技术有望成为关键过渡技术。尽管技术迭代,现有的Max版本在中国及全球市场仍具备一定的生命周期。

“卖产品”更要学会“情绪营销”

2022年年底,小鹏汽车开启了大规模改革,其在内部举办年度总结会上复盘了一年来的得失。

何小鹏列举了做得不足的地方:股价、销量、士气的低迷,小鹏汽车的组织能力差导致部门低效。

为此,何小鹏对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包括明确未来的战略规划,对净推荐值(Net Promoter Score,NP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推进一场深度的组织架构调整。改革覆盖公司组织、战略规划、经营、供应链等。小鹏汽车经历了“涅槃”。

伴随着改革的是,小鹏汽车从单一车企向“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蜕变。除了汽车本身,开始布局飞行汽车及机器人领域。

小鹏汽车变得更加多元化。当记者问道,小鹏汽车的战略是不是不聚焦时,何小鹏立马反驳道:“我认为你这个问题是错误的。”

“小鹏汽车的战略是及其聚焦的。”说这话的时候,何小鹏提高了一个音量。他极度相信自己对市场的研判。“不是我们什么都想做,而是所有的产品都要面向市场,否则做来干啥?”

他所给出的理由是,小鹏汽车在未来出行领域的布局非常有平台化的逻辑,汽车和机器人存在技术同源性。这意味着,在“技术同源”的框架下,把智能化的能力复用到机器人和飞行汽车上,把研发投入的效益最大化。

即便是遭遇董事会反对,何小鹏依然认为飞行汽车在将来有巨大的战略价值。但这是一个难做的事,政策不确定和技术性难题让这个产业的爆发期不会来得太快。相反,机器人的发展过程会更快,因为法律法规限制较少。

反观当下的技术路径,他认为过去中国汽车企业多聚焦“纵向全域开发”,而未来,行业将进入“纵横全域开发”时代,突破单一技术维度,从“全栈”迈向“全域”。

整体战略上,何小鹏指出,企业必须具备组织能力、商业化能力以及全球化能力。突破传统商业逻辑,不仅关注成本控制与品牌塑造,更强调用户情绪价值、产品品位打造。不仅要“卖产品”,更要学会“情绪营销”。

“明年开启智驾全球化布局”

值得庆幸的是,小鹏汽车在全球化布局上跑得很快。

目前,小鹏汽车已覆盖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小鹏汽车海外累计销量突破18701台,同比增长217%。

“区别于行业传统路径,小鹏汽车自产品规划阶段即锚定全球市场,以全球化视野反向驱动研发与生产,构建差异化的国际竞争优势。”何小鹏非常明确,“小鹏汽车在明年会开启智驾全球化布局。”

这当中的理由是,欧洲及联合国目前尚未放开与中国类似的城市自动驾驶功能相关政策法规,不过预计明年下半年有望迎来政策突破,何小鹏认为,欧洲市场届时或跳过“Max”阶段,直接进入“Ultra”阶段。基于此,小鹏汽车将于明年正式开启智驾全球化布局,积极抢占海外先机。

同时,何小鹏也指出,在政策法规的空白地带他并不会all in。“XNGP现在在海外落地的路上。目前Momenta也许在推进相关技术,但落地进程受限于当地法规——由于城市高阶辅助驾驶所需的法规尚未出台,即便企业加速研发也难以实际落地。”

从海外的政策环境来看,欧洲的智能驾驶政策偏保守,在数据合规方面,以欧洲为代表的海外市场,对数据的监管尤为严格,欧盟还有数据治理法案、数据市场法案、数据服务法案等,对包括智能驾驶在内的汽车数据收集、使用、存储和隐私保护等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尽管挑战重重,何小鹏仍认为,走向全球应该是国内所有车企的共同愿景。而在出海过程中,创始人的精神价值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如今全球市场上,像特斯拉、Meta、谷歌等大型科技企业,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创始人的人文精神与情绪理念指引。这种将人文特质融入企业发展的思考逻辑,未来或将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主流趋势。”何小鹏说道。

(编辑:童海华 审核:李正豪 校对:燕郁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铁路杭州站深夜通报 转自:长安街知事7月5日晚,上海铁路局杭州站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旅客突然跳入股道致G7545次列车晚...
研学、夏令营如何避坑?新京报启... 暑期,很多家庭会选择亲子出游,或者让孩子参与各式夏令营、研学项目。什么是研学活动?它与夏令营产品有何...
最新或2023(历届)最新天津... 最新或2023(历届)天津市工伤赔偿标准最新或2023(历届)年度天津市职工月平均工资4260元最新...
最新或2023(历届)劳动工伤...   发生工伤后,您会计算工伤赔偿吗?要计算工伤赔偿金额,我们可以根据工伤赔偿标准计算表进行计算,这样...
云南A级景区推出系列暑期优惠活... 本报讯 (记者赵黎浩)日前,记者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为丰富暑期文旅市场供给、提升游客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