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金课《明青讲习所》今又上新,这期节目《“科学家精神”的回响》聚焦于“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传承”,定于7月5日(周六)19:30 在上海教育电视台首播。陈明青老师带领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上海市鲁迅中学、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踏上沉浸式学习之旅,走进钱学森图书馆、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科学会堂等地。
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开放大学的指导下,由虹口区教育局、虹口区教育学院联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中心、上海教育电视台、绿叶传媒等多家单位,携手全国“最美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副校长、思政课教师陈明青,倾力打造了思政大课系列节目《明青讲习所》。
此次“课堂”上,师生通过观看微电影《寻找“赛先生”》感悟永恒的科学精神,并借助AI技术与“钱学森”先生对话,追问其坚定的回国理念。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斑马鱼实验室,他们体悟学校1962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的科研报国之路。走进中国商飞公司,他们又登上C909展示样机,聆听中国商飞工程总师、C909飞机系列总设计师陈勇讲述我国商用飞机事业背后的艰辛与传承,探寻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从蓝图到蓝天的逐梦之旅。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课堂”之外,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分享对顶尖科学家所具备品质的认识,认为“自主、专注、坚韧是他们共同的特质”。钱学森之子、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与学生面对面亲述父亲“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赤子情怀。
在陈明青老师带领下,学生们在历史追寻、榜样对话与创新实践中,深化理解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要义的“科学家精神”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领悟了“科技强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深远意义,并树立起“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的报国志向。
今年5月,时值习近平总书记给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两周年。总书记提出的“垃圾分类工作是新时尚”,也成为《明青讲习所》首集《低碳生活新时尚》的创作原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导、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冷凇期望这档节目成为“行走的红色熔炉,沉浸式的育人阵地”,并高度评价首期节目,“节目实现了教师讲台和社会舞台的联通,同时在画面美学上实现了精神境界的升维,并不是就思政谈思政,而是融入全国社会发展的广阔天地。”
对于后续开拍计划,中创传媒总裁雷磊在《明青讲习所》专家座谈会上建议,节目在选题上应放大视野,从思政的角度出发,向千行百业拓展;在视觉呈现上,可以突破大屏传播的局限,探索模块化结构;并借助全媒体矩阵的力量,把课程系列化、长效化,真正实现一体化传播和全新媒体表达。
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闵辉从“名师”“名栏”“名品”入手,认为节目要立足虹口、跳出虹口;立足课堂、跳出课堂;立足学段、跳出学段;立足学校、跳出学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也要做好传播工作,创造流量、争取流量,并利用名师资源、学科资源、文化资源、平台资源,让节目走进学校、走入课堂,将《明青讲习所》打造成定位准确、内涵丰富、有传播力的全国性思政金课品牌栏目。
原标题:登上C909样机,听听中国商飞工程总师怎么说?《明青讲习所》又上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