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杭州7月5日电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7月4日在浙江湖州举办。中国人民银行湖州市分行行长喻晓岚在接受新华财经专访时表示,作为全国绿色金融的先行者,湖州将先发优势延伸至转型金融领域,在绿色金融的坚实基础上快速构建起转型金融的“四梁八柱”体系。
图为中国人民银行湖州市分行行长喻晓岚在绿色金融标准建设方面,喻晓岚表示,湖州既立足本地实际解决问题,又着眼全球先行先试探索国际准则的本土化落地。据了解,目前湖州已制定了13项“绿系列”地方标准、4项“碳系列”地方规范,有效解决绿色金融主体认定、碳核算、产品规范等难题。同时,湖州还积极推动地方标准走向全省、全国,目前已有11项地方标准与实践成为省金融学会团体标准,湖州牵头纺织行业转型金融标准的制定,并被纳入人民银行总行正在研究的第二批转型金融标准中。另外,湖州积极探索国际标准的本土化实践,参考《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以及国内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行业标准,湖州探索编制了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息披露框架,引导辖内兴业银行湖州分行、湖州银行、安吉农商银行等率先开展编制工作,为推进全市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息披露奠定基础。
针对湖州转型金融体系的两大特色优势,喻晓岚介绍,一是把绿色金融的成熟经验引入转型领域。湖州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先发优势,于2022年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地方政府层面的转型金融支持目录。在应用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G20转型金融框架》,推出2023年版《湖州转型金融支持目录》。二是让标准接地气、能落地。针向企业出台《转型方案编制大纲》,大幅降低企业编制转型方案的技术门槛与成本。针对金融机构建立了转型金融支持清单分类排摸机制,为银行开展差异化金融服务提供精准指引。截至2024年末,湖州已经累计发布转型技术企业清单3批次、转型项目清单9批次、转型技术清单3批次。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湖州市分行将聚焦绿色消费金融、金融机构转型规划编制、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落地应用、金融支持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外汇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力争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标志性成果,努力打造更多的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中国建设的“湖州样板”。
图为中国人民银行湖州市分行行长喻晓岚接受新华财经专访本次会议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浙江省金融学会主办,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湖州市金融学会承办。
编辑:乔诗楠
上一篇:“苏超”进考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