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月报 | 单月销售、投资环比增长,新城实现民企境外债“破冰”(2025年6月)
创始人
2025-07-05 10:52:13
0

核心内容

1、合约销售:百强房企6月业绩环比增长14.7%

2、企业拿地:典型房企投资规模回升,头部房企投资持续领跑

3、企业融资:单月总量再创年内新高,新城实现民企境外债“破冰”

4、组织动态:招商蛇口裁撤5大区域,中海地产城市总再换防

  文 / 克而瑞研究中心

0

1

合约销售

百强房企6月业绩环比增长14.7%

核心观点:

1、2025年6月,TOP100房企实现单月销售操盘金额3389.6亿元,环比增长14.7%。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操盘金额16526.8亿元。

2、从百强房企规模门槛来看,2025年6月TOP3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增长1.2%至119.8亿元。其他各梯队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则略有降低。具体分梯队来看,2025年上半年百强房企各梯队销售规模变动分化。其中,TOP21-30梯队房企的累计销售规模同比基本持平。而TOP10、TOP11-20和TOP51-100梯队房企销售规模则同比降低。

3、从企业表现来看,2025年6月近六成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28家企业单月业绩环比增幅大于30%。如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中国金茂、越秀地产、中国铁建、绿地控股等房企表现较好,单月业绩环比提升。

0

2

企业拿地

典型房企投资规模回升,头部房企投资持续领跑

核心观点:

1、典型房企投资规模呈现回升态势。6月,重点监测30家房企单月投资金额(全口径)635亿元,环比增长99.6%,同比显著增长120.4%;新增土地建筑面积329万方,环比增长57%,同比上升46%,较前5月月均水平(269万方)增长22.3%,拿地规模呈现回升态势。从房企表现来看,央国企继续主导土地市场,中海以近180亿元拿地金额领跑,保利、建发均超80亿元,绿城、联发、中国铁建、金茂等也积极扩储。相比之下,民企投资仍保持审慎,仅滨江、大华等房企在区域市场有所斩获,整体来看,民企投资回暖仍需等待销售端实质性改善。

2、销售TOP10房企拿地销售比达0.4。房企投资分化加剧,上半年依旧有64%的销售百强房企未进行土地投资,市场参与度持续降低。而头部房企投资强度持续领跑,共计9家房企拿地金额突破200亿元,其中中海、保利发展均超500亿元,绿城、金茂紧随其后,均超390亿元。从投资意愿来看,上半年销售百强房企整体拿地销售比为0.26,较2024年末提升近0.1,其中销售TOP10拿地销售比升至0.4,具备资金优势的头部房企通过逆周期拿地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其中金茂、滨江拿地销售比超0.6,绿城、建发拿地销售比超0.5。

3、去库存和优化结构仍是主旋律,多数房企投资策略审慎。展望下半年,房地产市场预计将仍处于深度调整周期。从房企角度来看,去库存和优化库存结构仍是行业主旋律,多数房企将维持审慎的投资策略,将销售回款和现金流安全置于首要位置。在此背景下,预计市场格局进一步分化,央国企将继续主导土地市场,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优质地块,部分财务稳健的头部民企则选择性参与竞拍。

0

3

企业融资

单月总量再创年内新高

新城实现民企境外债“破冰”

核心观点:

1、融资总量:2025年6月65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为464.42亿元,环比增加38.3%,同比增加22.6%,单月融资总量创2025年新高,其中仅华润置地一家企业的融资规模就超过了200亿元。从全年的累计数据来看,1-6月65家典型房企的累计融资总量为1927.53亿元,同比减少27%。在融资结构方面,本月房企境内债权融资241.1亿元,环比增加14.5%,同比减少24.5%;境外债权融资172.95亿元,环比增加179.7%,去年同期则没有企业进行境外债权融资,值得注意的是新城发行的3亿美元境外优先票据是2023年以来民企的首单境外美元债,实现了民企境外债的“破冰”;资产证券化融资50.37亿元,环比减少20.5%,同比减少15.1%。

2、融资成本:2025年1-6月65家典型房企新增债券类融资成本为3.27%,较2024年提升0.34个百分点,其中境外债券融资成本8.6%,较2024年全年提升4.42个百分点,境内债券融资成本2.7%,较2024年全年降低0.21个百分点。单月来看,本月新城发行的境外优先票据利率高达11.88%,大幅拉高了房企的境外融资成本;而由于境内发行债券的企业是华润置地、招商蛇口、保利置业这些央国企,因此境内债券融资成本环比降低了0.1个百分点至2.23%,创下了近年来的单月新低。

3企业表现:本月融资总量最大的企业是华润置地,企业在本月发行了四笔共70亿元的中期票据,此外还获得了一笔58.5亿元人民币和一笔86.44亿港元的境外贷。从企业梯队来看,2025年上半年TOP10房企平均每家融资额为114.98亿元,是所有梯队中最多的。TOP51+房企上半年平均每家融资额为12.33亿元,同比增长17.81%,该梯队是唯一一个融资规模同比增长的梯队从融资成本来看,TOP51+梯队的房企融资成本最低,为2.55%,较2024年全年融资成本降低了1.5pct,降幅也是最大,同时比融资成本最高的TOP11-30的房企低0.85pct。

0

4

组织动态

招商蛇口裁撤5大区域

中海地产城市总再换防

核心观点:

6月,房地产行业人事与组织调整频繁。中海地产人事变动较大,涉及深圳、福建、成都等多地高管,总部亦有调整;万科、华发、越秀等多家房企出现高管离职或职务变动。组织架构方面,招商蛇口调整力度大,新设资产管理部,裁撤五大区域公司,扁平化管理城市公司,以应对市场挑战、提升管理效率,行业变革加速。

1、人事变动方面:中海地产年中城市总再换防

中海今年也开始进入高管频繁变动期。深圳市场杜永强离职,张言涛调任福建公司常务副总,赵亮调任深莞公司总经理。福建市场徐骁从太原调任福建城市总,后又调任成都公司总经理。成都市场高震极被调离。

总部北方大区营销副总刁鹏离职,集团营销副总张韵乐被杨智宇取代。此次人事换防是中海地产调整战略的一部分,核心逻辑是“收缩战线、强化管控、押注高端”,但面临地王项目高成本与市场去化压力等矛盾。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城市迎来合并或换帅动作。

2、组织变动方面:招商蛇口启动调整组织架构,取消所有区域层级

招商蛇口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总部新成立资产管理部,整合旗下自持资产。同时,裁撤原有的华东、华南、华北、华西、江南五大区域公司,转为总部直接管理城市公司,形成“集团-城市”二级管控体系。调整后,招商蛇口全国50多个城市公司将由总部直接统筹,减少中间管理层级,提升决策效率。具体到招商蛇口业务发展层面,销售和利润压力、投资聚焦都成为此次组织变革的深层动因。

此前,中国金茂也将“总部-区域-城市”三级管控架构调整为“总部-地区”二级管控架构,取消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五个区域公司,并对现有城市公司进行裁撤重组。可见,集团直接对城市公司负责、向一线项目要业绩已经成为当下各大房企组织架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排版:土木

(转自:克而瑞地产研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合峰会城市巡礼 | 走进青岛... #上合之城#【上合峰会城市巡礼 | 走进青岛:山海交响的浪漫】#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 红瓦绿树...
远眺北京天际线美景,白云蓝天下...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 周青
最新或2023(历届)甘肃退休...  先看个数据:《关于最新或2023(历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最新或2023(历届)中央和地方预...
“盯上”西非矿产,特朗普将会晤... 据路透社7月2日报道,一位白宫官员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下周在华盛顿主持其第二任期内首次非洲领导人峰...
最新或2023(历届)广东退休...  先看个数据:《关于最新或2023(历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最新或2023(历届)中央和地方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