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 见证环青之光
创始人
2025-07-05 03:28:35
0

本报记者 王宥力

七月的火热,不一定是因为阳光的眷恋,也有可能是激情的温度。2025年7月5日,世界自行车车坛同时迎来两场盛宴:第112届环法开赛,第24届环青开幕。两场分属于东西方的自行车环赛,漂洋过海在同一时间相遇,任谁都无法拒绝这样美好的“碰撞”。

跨越山海,相约环青,24年,流光飞转。今天,2025“中国工商银行杯”第二十四届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就要开幕了。

环青赛,是青海在最美季节举办的最美赛事。高山草甸,花海悠悠,蓝天碧水,农庄烟火,多彩民俗,笑靥如花……来自世界各地的自行车运动员把奋勇向前的身影留在了山水间,把青海的壮美带进了回忆里。屏幕前的观众随着直播镜头,惊叹于青海的大美,多了一个远方的向往。

第二十四届环青赛以品牌战略升级的全新姿态再出发。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成为展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绿色窗口”,推动“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强劲引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纽带”,提升青海国际影响力的“金色名片”。

品牌升级

更广内涵打造新高度

一项赛事,走过23年,人们看到了环青赛的质变。

第二十四届环青赛迎来了新一次的品牌升级,毋庸置疑,这是赛事历经发展和积淀的必然结果。

青海用24年的时间,把一个青涩的赛事带进了“大美青海”品牌下的更广阔空间。

从今年起,青海开始实施《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时间表明确、线路图明晰、赛事架构明了,令人充满期待。

品牌升级后的环青赛进一步明确对标环法自行车赛、环意大利自行车赛、环西班牙自行车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国际公路自行车顶级赛事,充分用足用好“大美青海”品牌价值,精心策划赛事路线,提升赛事设施水平,确保品牌升级后赛事质量更高、影响力更强,巩固提升其在国内公路自行车赛的标杆地位,推动“环青赛”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6月中旬,环青赛组委会工作组到各承办地实地对接工作,再次勘测赛段,与当地相关负责单位就氛围营造、安全保障以及综合服务保障等工作再对接、再细化。实地勘察比赛路线,细致检查路面状况,现场沟通解决坑洼、破损等路面问题,确认住宿、餐饮安排,确定医疗站点设置位置……

细节决定成败,也决定了品质,让纸面上的目标变成深入扎实的行动,背后的努力成就了赛场的精彩。正是这点点滴滴,让“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具象化。

正如环青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所说,环青赛期间是青海各地群众及旅游人口最为密集的时期,沿途各承办地积极结合青海省关于“农体文旅商”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工作要求,精细组织本地区赛段起终点、颁奖区的现场表演、氛围营造、特色产品及商贸展销等活动,将地方特色农产品、旅游精品线路、民间饮食文化、传统体育项目等融入环青赛活动各环节,让赛事活动与地方宣传相得益彰。

今天,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改变,更是一种内在的觉醒和成长。品牌升级后的环青赛,更加自信、开放,由内而外散发得焕然一新,更是青海走向世界的认知标识。

构筑支点

更新体系激发新动能

今年6月,青海省体育赛事运营有限公司揭牌。这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培育全省经济新增长点、推动青海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载体。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突出核心产业任务,全力筹备环青赛提质塑强。”

随着赛事支点的建立,本届环青赛持续优化“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地方支持+社会参与”办赛机制,将政府的赛事资源最大限度交给市场,通过积极与国际国内知名赛事主办方建立交流互访机制,拓展商业化发展思路,建立健全赛事市场机制,更好地将赛事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

这一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今年,环青赛的招商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宽,签约西部矿业加入;与东风日产洽谈完成“赛事+新能源”保障用车合作,探索低碳交通与赛事场景的深度融合;聚焦“体育+数字经济”新业态,筹备开展线上骑行赛等赛事,推动赛事资源向消费场景转化。同时,立足青海“生态+体育”资源禀赋,着力探索环青赛等品牌赛事IP与文旅、农牧、冰雪产业的融合路径,布局体育培训、智慧场馆、赛事数字化管理等新兴业态,构建“赛事IP+产业延伸+消费升级”的生态体系。

环青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环青赛品牌升级后,运行再提效、品质再优化、影响再扩大、效益再提升。全省要系统构建起涵盖职业竞技、群众体育、青少年培养、大众休闲等38项赛事活动的全维度自行车赛季体系。通过体系化运营,推动赛事从短期活动向常态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赛季模式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赛事综合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同时,深化“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围绕赛事周期科学布局生态观光、非遗体验、特色农产品展销等业态,开发主题骑行、户外露营、体育研学等复合型产品,促进“农体文旅商”深度融合,成为统筹推进赛事经济、文旅惠民、产业融合的青海示范。

显然,新动能正在从赛事向人们的生活延伸。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深化友谊、推动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体育精神、展现人文情怀、引领全民健身、带动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助推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拓展多维价值。

提质提效

融合发展溢出新精彩

一车一赛一路风景,“农体文旅商”五业融合点燃消费热情。

人们深切地感受到,随着环青赛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赛事带动的消费热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赛事前后,逐渐形成了“省内群众骑起来,省外游客骑行来,赛事景区串联起,特色产品卖起来”的融合格局。

每年环青赛举办期间,青海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都会打开广阔市场,特别是随着电商企业的加盟,线上线下联动,助力青海农特产品走出青海,走得更远;在体育市场,环青赛持续升级体育产业生态。围绕赛事,自行车运动装备租赁、维修、销售等配套产业迅速发展,衍生出骑行培训、自行车赛事策划等业务,进一步夯实体育产业基础;商业领域,餐饮、住宿等服务业迎来消费高峰,特色餐饮业更是火爆,手抓羊肉、土火锅等都是旅游博主口中的高频词……

《2024第二十三届环青赛评估报告》显示,这届环青赛对各举办地各行业的直接消费增长迅速,达到4.39亿元。从相关行业来看,赛事对餐饮业的拉动最为明显,所有举办地的餐饮业直接消费达到1.49亿元,其次为住宿业、市内交通业和零售业。其中,西宁作为环青赛起点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长途运输业在所有举办地中最高,达到663.05万元,这与环青赛吸引越来越多外地观众密切相关。

环青赛的赛道沿线,风景绝美,是青海生态环境的精华所在。而从今年开始,环青赛溢出价值会更为明显。据环青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海每年推出不少于70项的“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赛事活动,同时围绕展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打造多条旅游线路,将赛事带来的“人流”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消费流”。

从赛场到世界舞台,环青赛正在以其独特的气质不断擦亮“金色名片”。它不仅向世界展示了青海的壮美风光、灿烂文化与发展成就,更以赛事为纽带,推动青海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绽放出愈加耀眼的光芒。

逆风飞驰,顶峰相见,共同见证环青之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科技犁开盐碱地 荒滩变身米粮川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盛夏的黄河故道,晨雾裹挟着泥土的咸腥气在田垄间游走。7月3日,记...
今早读 | “黄油与面包”被曝... 宁河变电站机器人上岗近日,在宁河区110千伏金翠路变电站,一种功能先进的智能机器人正式投入使用,可全...
为一线户外劳动者免费派送超8万...   羊城晚报讯 记者侯梦菲、通讯员穗工宣报道:7月4日,广州市总工会联合爱心企业举办的2025年“清...
为互联网企业送上“服务包”   本报讯(记者戴小巍 通讯员巩鹏 田媛)“我们建立机制的目的是依法保护互联网企业健康发展。”近日,...
法律与艺术碰撞后的张力体现   盛夏之时,荧屏刮起一场特别的“风暴”——由中央电视台、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优酷信息技术(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