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构建现代化洪涝灾害防御“三大体系”
创始人
2025-07-05 03:05:40
0

本报北京7月4日电 (记者蒋菡)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透露,今年,我国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特征明显。南方进入汛期后遭遇第一号台风“蝴蝶”,目前全国已进入主汛期。截至4日上午8点,累计已经有329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个别地方极端强降雨引发山洪、山体滑坡、城市内涝等灾害。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灾害风险加大,防风险保安全形势更趋严峻复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构建流域防洪减灾新格局”,着力构建现代化洪涝灾害防御“三大体系”,系统提升洪涝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增强应对极端暴雨洪水的韧性。

陈敏介绍,构建现代化洪涝灾害防御“三大体系”,是指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健全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等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通过综合运用蓄洪、滞洪、泄洪、排洪等综合措施,增强对洪水的主动调控能力;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优化气象水文监测站网布局,增强雨水情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健全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构建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位一体”的洪涝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增强极端暴雨、特大洪水、重特大险情灾情的应对处置能力。

江河保护治理涉及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其中《意见》提出实施地下水保护治理行动。自2019年以来,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持续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同时,从“十四五”开始,全面推进除华北地区以外的其他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综合治理。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在回答《工人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从全国来看,与2015年相比,地下水超采的省份由21个降到18个,超采量减少31.9%,超采区面积减少6.8%。从华北地区来看,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超采量较2015年减少85.8%,超采区面积减少32.8%。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位回升了3.19米、深层地下水位回升了8.46米,在北京陈家庄泉等81处泉眼,干涸多年后如今实现了复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各地敞开大门加大扶持——推动民...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今年年初表示,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
冒充警方、威胁转账……免费送皮... 暑期来临,玩游戏成了很多孩子休闲放松的方式之一,一款时下火热的手机网络游戏“蛋仔派对”就深受中小学生...
纪法百科 | 违反组织纪律的行... 转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基本释义在组织进行谈话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属于违反组织纪律行为。...
最新或2023(历届)苏州中小... 昨天,苏州市教育局向媒体发布了今年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政策。政策既延续了往年的基本做法,同时又有引人...
实习生,按工资薪金还是劳务报酬... 老王的儿子小王今年大三,暑期想打暑期工,在当地商场找了一个导购的实习岗位,底薪3000+提成。小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