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储能“反内卷”再升级!多重信号释放去产能决心
创始人
2025-07-05 00:17:32
0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李未来 北京报道

新能源行业“反内卷”正从行业自觉升级到政策引导。

“我从事过很多行业,在新能源领域也做了很多年,但从没见过像光伏行业现在这种竞争状态,从其他行业进来投资的人太多了。我没有想到光伏行业变化这么快。”一名深耕光伏的资深人士无奈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行业反内卷早已拉开序幕,如今这场行业自觉已经演化为政策引导。6月27日,《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6月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布金社平署名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点名光伏、储能的内卷“乱象”;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7月3日,工信部召集14家光伏行业企业举行座谈会,落实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关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决策部署,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7月4日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产能供需错配必须从源头上解决,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并剑指盲目招商,明确了这些行为加剧了供需问题。目前看到光伏玻璃等自律减产正在加速,硅料端兼并重组淘汰低效产能的节奏也在加快。”

产能过剩导致“内卷”

“光伏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靓丽名片。”7月3日,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在座谈会上说道。

回首过去几年,我国光伏行业突飞猛进。2020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突破120GW,在全球占比76.1%,当时光伏行业正处于快速上升期,这一成绩颇为喜人。但此后行业飞速扩产,产量水涨船高。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2024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分别为182GW、288.7GW、499GW、588GW。几乎每年都在翻倍。

产量翻倍上涨的同时,价格却在加速下跌。2021年光伏硅料价格最高在9.5万元/吨,2022年最高33万元/吨,2023年开始暴跌,年底跌至6万元/吨,2024年又大幅跌至3.65万元/吨。今年光伏硅料价格已跌破3万元/吨,低于企业现金成本价。

硅料的走势是光伏全产业链的缩影,硅片、电池、组件均属此类情形。同为新能源领域,储能产业也如出一辙,在碳酸锂、电池产能不断冲高的同时,其价格不断降低,跌破成本价。

李乐成在座谈会上表示,“我们要全面客观认识光伏产业发展形势,坚定信心,多措并举,进一步巩固提升优势,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博士马一峰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多低质量的产能正常是不应该存在的,但是某些投机者看到机会就蜂拥而上,导致产品同质化。很多其他行业的资金、运营方进入到光伏,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属于低质量重复建设,肯定是要被整治的,因为这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对于内卷导致产品价格下降,马一峰认为这并不是坏事,因为长期来看,随着技术升级、效率提升,产品价格必然下降。否则度电成本高,新能源很难转型成功。

“破内卷”信号明确

如果低价竞争如决堤之水,那么“反内卷”则挽狂澜于既倒。

从2024年开始,光伏、储能就已呼吁行业自律,2025年全国两会,破除“内卷式”竞争成为热议话题,反“内卷式”竞争,首次上了政府工作报告。如今,国家从立法、政策等多个层面抵制不当竞争,清退落后产能。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6月27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现行法律多处进行了完善,如将总则第一条中“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修订为“预防和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二条加上“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附则中增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实施本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境内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境内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依照本法以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理”等内容。

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禁止“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直击光伏行业痛点。新法施行为硅料、组件等设定价格底线,推动价格中枢上移,有助于企业利润修复。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7月3日,工信部举办的座谈会是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李乐成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大宏观引导和行业治理,强化标准引领和服务保障,持续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6月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布金社平署名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指光伏组件、各类车型、储能系统的“内卷”乱象。

“政策组合拳为光伏行业注入供给侧改革强心剂,为优质的光伏企业带来价格修复、技术溢价、行业整合的三重利好。”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下,产能供需错配必须从源头上解决,目前看到光伏玻璃等自律减产正在加速,硅料端兼并重组淘汰低效产能的节奏也在加快。

去产能任重道远

破除“内卷”,绝非一日之功。

“一系列的政策信号,对于光伏储能行业来说意味着‘政策底’,但肯定还不是‘市场底’。光伏储能等行业的‘内卷’,和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等也是有密切的关联,与地方保护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确实是非常必要,但如何执行落实,确保落后产能退出,还是需要观察。”运瓴能源(上海)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王玮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玮认为,从目前的供需格局看,下半年光伏、储能等产品的价格依旧不乐观,整体上看,何时冗余产能出清,才能确保价格到底。

有专家对光伏、储能两个行业分别研究发现,光伏行业由于亏损面更大,价格已经很低,去产能更像一场“零和博弈”,难度更大。而储能行业亏损面略小,下游产品价格有龙头企业支撑,去产能难度相对较小。

隆基绿能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全行业亏损背景下,政策驱动供给侧出清后,产业链价格有望企稳回升。政策要求招投标提高技术权重,并强化产品质量标准,其高效组件有望摆脱低价竞争,获得合理溢价。BC技术作为先进产能的代表一直供不应求,在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后,优质产能的份额将加速提升。

对于破除“内卷”,马一峰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淘汰落后产能,留下先进产能,整合之后重新出发,推动技术升级,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和用户的用电成本;二是出海,将产能推向海外,因为很多国家确实是需要的,后期需要进一步引导,但出海也需要质量合格的东西,因此留下先进产能依然非常必要。“从长期来讲,光伏价格一定是越来越低。但低价应该是健康的,不能牺牲收益、低于成本,而一定是技术升级、效率提升,能够赚到合理的利润。”

在“反内卷”强烈的信号下,多晶硅期货显著走强,6月26日—7月4日多晶硅主力合约上涨15%。飞思财经总经理石金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主要是因为近期连续推出几项政策,政策还是给到情绪上的引导和减产的预期。”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招生报名电话:0539-716... 招生二维码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是一所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
总制片人感谢辽宁支持 演员难忘... 转自:沈阳日报  近日,我国首部检察侦查电视剧《以法之名》热播。该剧目前在央视八套cvb收视峰值已破...
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高质量...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4日讯(记者彭溢)4日下午,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
美国得克萨斯州“灾难性”洪水已... 当地时间7月4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得克萨斯州克尔县于当日凌晨遭遇暴雨袭击,引发致命的“灾难性”洪水...
“佳”人如斯   凭借剧集《山花烂漫时》中对“张桂梅”一角的精准塑造,时隔13年,宋佳再度摘得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