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潮能源”)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6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0.36亿元。然而,多项关键财务指标出现显著变化,值得投资者关注。
营收与利润:规模与效益的双重审视
营业收入:微降5.50%,市场环境影响显著
2024年,新潮能源营业收入为83.62亿元,较上年的88.49亿元下降5.50%。公司解释称,油气价格同比下降是主因。从行业背景看,2024年国际石油供需总体宽松,全年原油平均价格和天然气平均价格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WTI原油月平均价格降幅1.40%,Henry Hub天然气月平均价格降幅13.78%。这直接影响了公司油气产品的销售收入,反映出公司业绩对油气价格的高度敏感性。
年份 | 营业收入(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8,362,066,946.47 | -5.50 |
2023年 | 8,848,779,207.04 | / |
净利润:下滑21.57%,盈利能力承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6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25.96亿元,减少了21.57%。净利润的大幅下滑,除了营业收入下降的因素外,还可能与成本上升等因素有关。这一变化表明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后续需关注公司成本控制和业务拓展策略的调整。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2,035,587,738.07 | -21.57 |
2023年 | 2,595,546,767.72 | / |
扣非净利润:下降18.65%,主业盈利性受挑战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94亿元,较2023年的26.96亿元下降18.65%。扣非净利润更能反映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此次下降显示公司主营业务在2024年面临挑战,尽管公司油气生产当量有所增长,但仍未能抵消价格及其他因素对盈利的负面影响。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2,193,564,949.35 | -18.65 |
2023年 | 2,696,472,613.04 | / |
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2993元,股东收益减少
基本每股收益为0.2993元,相比2023年的0.3817元,减少了21.59%。这与净利润的下滑趋势一致,意味着股东的每股收益减少,对投资者的回报降低。
年份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0.2993 | -21.59 |
2023年 | 0.3817 | / |
扣非每股收益:下滑18.64%,核心业务回报降低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3226元,较2023年的0.3965元下降18.64%。这进一步印证了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减弱,投资者需关注公司如何提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年份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0.3226 | -18.64 |
2023年 | 0.3965 | / |
费用分析:成本管控的成效与挑战
费用总体情况:结构稳定,部分费用有降有升
2024年公司费用在整体结构上保持相对稳定,但各项费用有不同变化。管理费用为6.09亿元,较上年的6.13亿元微降0.66%,公司表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财务费用为3.27亿元,较上年的3.55亿元下降7.97%,主要得益于有息负债减少。
费用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比例(%) |
---|---|---|---|
管理费用 | 609,380,696.35 | 613,437,350.82 | -0.66 |
财务费用 | 326,591,770.18 | 354,874,310.45 | -7.97 |
销售费用:未披露,关注后续信息
报告中未提及销售费用相关内容,投资者需关注公司后续披露,以全面了解公司销售环节的成本支出及变化情况。
管理费用:微降,运营效率待提升
管理费用微降0.66%,虽幅度不大,但在营收下降的背景下,仍显示出公司在运营管理方面的一定努力。不过,公司仍需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运营效率,以应对市场变化。
财务费用:下降,债务优化显效
财务费用的下降主要源于有息负债减少,这表明公司在债务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2024年美国孙公司成功进行债务置换,高收益债余额从9.99亿美元减少至7.5亿美元,预计每年节省财务成本约2500万美元,这对降低财务费用起到积极作用。
研发费用:未披露,创新投入成谜
研发费用在报告中未作披露,对于能源企业而言,研发投入对长期发展至关重要,投资者需关注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计划与实际行动,以评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金流:经营稳健与投资扩张的平衡
现金流总体情况:经营稳健,投资与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33亿元,较上年增长1.05%,显示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创造能力稳定。然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64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16亿元,均为现金流出状态,反映公司在投资扩张和偿还债务方面的资金支出较大。
现金流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比例(%)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233,017,641.28 | 7,158,148,461.82 | 1.0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563,754,560.05 | -4,552,136,486.66 | 不适用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616,014,365.63 | -1,716,001,704.41 | 不适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销售支撑有力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增长,得益于油气销售当量的进一步提高。公司在销售环节的良好表现,使得现金流入稳定,为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债务偿还提供了坚实保障。
投资活动现金流:支出增加,关注投资回报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且支出较上年增加,主要原因是公司适度加大资本开支力度,以保持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公司需关注投资项目的回报情况,确保投资能够有效提升公司的长期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扩大,债务压力仍存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出较上年扩大,主要是美国孙公司使用发行的高收益债7.5亿美元和自有资金,偿还了之前发行的高收益债所有未偿还本金。这虽有助于优化债务结构,但也显示公司当前仍面临一定的债务压力,未来需合理规划筹资活动,确保资金链的稳定。
风险洞察:多重挑战下的前行之路
产业政策风险:政策变动或影响短期业绩
美国油气行业市场化程度高,但政策法规仍可能变化,全球ESG政策推进可能导致美国出台碳排放限制政策,公司油气开发战略或需调整,进而影响短期业绩。公司表示将密切关注政策走向,及时调整策略并加大环保投入。
跨国经营风险:环境差异与审查风险并存
公司油田资产均在美国,面临不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存在跨国经营风险。股权结构变化可能触发当地政府审查,公司需加强对当地法规和政策的研究,确保合规经营。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风险:套期保值应对不确定性
国际原油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频繁,公司虽采取套期保值措施,但仍难以完全消除价格波动对经营业绩的不利影响。需持续关注油价走势,优化套期保值策略,降低价格风险。
油气经济可采储量下降风险:评估主观性与应对措施
油气经济可采储量评估具有主观性,受未来油气价格假设、开发资本效率等因素影响。公司将通过持续资产收购提升储量,并聘请专业机构评估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汇率风险:美元结算带来的不确定性
公司主要资产运营地在美国,以美元结算,合并报表采用人民币折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和资产价值,公司需加强汇率风险管理,采取适当措施对冲汇率风险。
宏观经济压力风险:成本上升与产量制约
美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物流、供应链及用工资源短缺可能导致公司钻井及油田运营成本上升,制约油气产量增长。公司需优化运营管理,降低成本,应对宏观经济压力。
高管薪酬:激励与业绩的关联思考
董事长薪酬:214.00万元,业绩挂钩待考量
董事长刘斌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14.00万元。在公司净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其薪酬水平与公司业绩的关联值得投资者思考,公司需确保薪酬激励机制能够有效促进管理层提升公司业绩。
总经理薪酬:未单独披露,关注整体激励
由于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未单独披露总经理薪酬。整体来看,公司需建立透明且与业绩紧密挂钩的薪酬体系,以激励管理层带领公司应对当前挑战,实现业绩提升。
副总经理薪酬:未披露,完善信息披露
报告中未提及副总经理薪酬,公司应完善信息披露,让投资者了解公司管理层薪酬结构与激励机制,增强市场信心。
财务总监薪酬:223.50万元,职责与回报匹配性
财务总监Bing Zhou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23.50万元。在公司面临诸多财务挑战的背景下,其薪酬与所承担的财务管理职责的匹配性,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改善的贡献,值得进一步关注。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