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熊悦
7月4日,A股银行板块(按申万一级行业划分,下同)涨幅领跑各行业板块,板块内42只个股悉数上涨,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家银行股价于盘中创下新高。今年以来,A股银行股估值持续处于修复通道,板块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7%。
受访专家认为,在低利率环境延续和优质资产稀缺的背景下,银行股凭借高股息率、低波动特性、基本面较为稳健而受到长线资金青睐。当前银行股估值整体偏低,银行板块估值修复有望加速。
浦发银行股价年内涨超40%
今年以来截至7月4日,A股42只银行股年内均实现上涨。其中,浦发银行以超过40%的涨幅位居首。青岛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紧随其后,年内累计涨幅均超过30%。
“国有大行和优质城商行因资产质量较优、所在区域经济活力强而颇受资金青睐。”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表示。
高股息率是银行股吸引资金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截至7月4日收盘,A股银行板块的平均股息率接近4%,仅次于煤炭板块。万联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分析认为,低利率环境下,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5%左右,一年期存款挂牌利率已经降至1%以下,对比当前A股银行板块4%左右的平均股息率,以及稳定的分红预期,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银行股仍有一定的吸引力。
“除了高股息回报之外,公募基金行业改革深化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对银行股的配置需求持续提升,叠加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的持续流入,为板块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撑。”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隋东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今年以来,险资频频举牌银行股为银行板块带来增量长线资金。根据A股上市银行一季报前十大股东数据统计,保险公司重仓银行股的持仓数量为390.66亿股,较2024年末增加121.06万股。
估值修复有望加速
近日,多家上市银行获大股东及董监高增持,释放银行未来经营基本面向好的积极信号。多家机构分析认为,基于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险资、公募基金等机构资金未来增配银行板块的动力较强,资金面催化之下,银行板块估值修复有望加速。
苏州银行6月30日发布公告,公司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基于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计划自2025年7月1日起的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增持不少于4亿元人民币。
青岛银行6月11日公告显示,该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子公司增持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议案》,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国信集团”)出于对该行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拟通过其子公司增持该行股份,增持后青岛国信集团合计持股数量占该行股份总额的比例预计不超过19.99%。
另据巨潮资讯网数据,6月份以来至今,江苏银行、厦门银行、江阴银行等7家银行获董监高增持。
从资金面来看,中国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认为,近期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有望推动主动型公募基金调仓,为银行板块带来短期增量资金。与此同时,政策提出长周期考核或将提升红利资产偏好度,加之ETF扩容加速利好权重股,银行板块估值修复有望加速。
中信证券研报同样认为,下阶段,由于公募新规的正向影响,叠加险资对稳定回报型权益资产需求的延续,机构增配空间仍存。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