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为做深做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指导开展的“百社千村”金融教育工程,近日,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以下简称“云南中行”)联合新闻里社区、篆塘社区在篆塘法制公园及其周边街道开展教育宣传活动。活动聚焦中老年需求,针对居民金融知识短板、非法集资及老年受骗问题,创新教育形式,构建“驿站+健康+法律+金融”模式实现金融教育“零距离”,以提升群众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
创新打造移动化、融合化金融宣教阵地
活动现场以金融消保驿站为核心移动载体,该驿站作为标准化移动金融宣教工具,未来将推广应用于全辖金融宣教工作,成为“行走的消保宣传站”。同时,整合金融消保小课堂、“防范诈骗视力表”互动装置及IP形象“阿忠”“喃喃”宣传大使等元素,通过趣味互动、知识宣讲等形式,构建起集流动性与长效性于一体的融合化宣教阵地,实现金融消保知识的场景化、常态化传播。
联动医疗资源激活金融学习动力
活动联合专业医疗团队,提供中医问诊、推拿体验、血压检测等健康服务,并定制“金融消保药品收纳盒”激励群众参与,以贴心的健康关怀自然拉近与中老年群体的距离,以金融消保药盒为载体巧妙切入金融知识学习场景,让金融消保知识在健康服务中潜移默化地被接受,提升老百姓学习主动性与接受度。
多元联动构建协同宣教网络
借助两个社区力量,联合律师协会在活动现场开设法律咨询点,通过真实案例解析维权路径,将社区基层组织的贴近性与律师协会的专业权威性相结合,同时到周边人流量较大的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开展教育宣传,形成“社区+专业机构”的协同宣教模式,强化群众风险防范意识与维权能力,拓宽金融宣教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本次活动秉持责任理念,通过多样宣教增强消费者意识、树立银行形象,助力金融消费环境建设。这是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践行社会责任、服务百姓民生的具体举措。后续,中国银行将继续秉持“金融为民”理念,不断创新金融消保宣传方式,将“百社千村”工程推广至更多社区及村镇,扩大金融教育覆盖面,推动金融消保教育常态化、精准化,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为居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