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沧州发布
沧州1.3万家单位有了“吹哨人”
重点行业领域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实现全覆盖
记者日前从沧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我市持续推进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13007家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其中,重点行业领域单位实现全覆盖,共计11460家,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化工、医药、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工贸、燃气等行业。
据悉,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我市推行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号召企业员工争做“内部吹哨人”,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要对照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4个方面,细化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辨识标准,让企业员工明白“向谁报告、报告内容、报告方式、报告有奖”。
“我们公司建立了一个线上报告隐患的小程序,方便员工及时上报隐患。”沧州临港金隅水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不久,员工王某在包装工段巡检时,发现袋装和散装连廊外跨处因钢构连廊过桥在热胀冷缩作用下会引起支撑位移,此隐患若不及时消除,会影响钢结构平台整体安全,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王某通过小程序上报后,相关负责人立即到现场核查并进行整改。事后,公司给予王某3000元的奖励,并在月度安全例会上进行公开表扬。
市安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从业人员报告的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经与报告人员沟通后,核查属实的要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要建立台账实行闭环管理,切实做到责任人、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严防事故发生。截至目前,企业员工自查报告隐患问题20699项,已全部整改到位,累计发放举报奖励18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