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许昌的杨女士求助@小莉帮忙称,自己结婚买的四金一钻,现在只剩下一个手镯,其它的全都“不翼而飞”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杨女士的母亲回忆,女儿的金银首饰都在自己床底下放着,前几天睡觉的时候感觉不对劲,掀开被褥发现耳坠、项链、戒指全都没了!而原因呢,还要从一个孙女的一个“网友”说起。
据杨女士的父亲说,自己的孙女今年13岁了,在网上认识了一个朋友,对方自称是留守儿童,想来家里住几天。侄女看着网友怪可怜的,6月5日,便邀请这个网友来家里住。
“她说我们家做的饭不好吃,让我找点钱。”杨女士的侄女说。结果钱没找到,找到了黄金!侄女表示,在网友的怂恿下,两个人将黄金总共卖了四次,差不多拿到了2万元现金。“卖完之后,她说一起去唱歌吧,还让我去做个美甲,染个头发,买个衣服......”杨女士的三金一钻现在就剩下1000多块钱了......
杨女士委屈落泪:“我就结婚试了试,连戴都没戴过,就这样被卖了。”
小莉也跟随杨女士的侄女找到了她口中“网友”。但是两个女孩对于“谁提议的卖黄金”以及“卖黄金的次数”说法不一。
两个女孩都是13岁,未成年人究竟是怎么跟金店进行交易的?小莉也找到了珠宝店核实情况。
对此,珠宝店的工作人员提供出了当时卖黄金的单据表示,黄金是去别家店烧过之后才来卖的,并且女孩当时告诉店员自己已满18岁,说出了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小莉现场询问女孩身份证号是怎么来的,女孩说:是编的。店员表示,之前报警了,作为店方也确实有一部分责任,以后会核实身份证原件。
随后,小莉又前往女孩熔金的店铺,店员称女孩只来这烧过黄金,但是并没有收购。
在民警的帮助下,双方查询监控。监控显示,5月7日和6月17日,女孩两次在这家店内交易黄金,但对于当时店员是否核实女孩的年龄,店长表示:“我不知道,我不在。”
目前,经过小莉和民警的协调,两个金店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同意杨女士用钱换回黄金。
金店从未成年人手中收购黄金饰品,行为是否有效?
小编从网上搜索到了类似案例:
金钱观与价值观的培养需从童年时期开始,让孩子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以及合理支配的重要性。未成年人每一次错误选择的背后,都可能存在着引导的缺失。唯有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引,以温暖的陪伴为基石,才能帮助年轻一代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方向。(记者 赵小莉 李辉)
来源 :小莉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