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完成亿年计算量,上海交大材料设计AI模型登《Nature》
创始人
2025-07-04 19:12:08
0

界面新闻记者 | 杨舒鸿吉

界面新闻编辑 | 庄键

上海交大团队领衔的一项科研成果登上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北京时间7月2日晚,这项热辐射超材料领域的重大原创研发成果在《Nature》(《自然》)上发表。

该项成果由金属基复合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江高等研究院未来材料创制中心周涵教授课题组、金属基复合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荻院士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院士团队、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郑跃兵教授团队共同提交。

研发团队构建了一个热辐射超材料逆向设计AI(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大批量生成热辐射超材料候选设计方案,并“优中选优”。

《Nature》审稿人评价称,“这项研究标志着机器学习驱动的超材料设计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该研究扎实而全面的实验结果令人信服且具有重要影响。”

超材料指的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其中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穿上这种材料制作的“外衣”就像穿了一件降温神器,能够帮助物体自动降温,在零能耗辐射冷却、电子器件热调控、人体热管理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在传统技术条件下,超材料设计方法费时又费力,需在上百万种可能性寻找最佳结果,无异于迷宫里摸黑找路。

交大团队结合多种材料体系训练得到的AI模型,能够根据所需光谱特性快速、精准地生成相应超材料的多种设计方案,全方位提升设计维度、速度和性能。

周涵介绍,这款模型是基于深度学习进行自主研发,可以通过热辐射值的需求进行定制性寻找设计。在研发初期,该模型借助了超算平台来解决算力问题,目前已经具备在普通平台部署的能力。

通过该AI模型,交大团队在3个月时间内,基于超过5万组超材料设计样本,逆向设计出了1500余组接近理论极限的超材料。

而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完成这一体量的设计,需要4.567x10的37次方年才能完成,远超过宇宙的当前年龄。

为验证AI模型的实际效能,团队用AI模型设计并实验验证了4种针对特定应用的热辐射超材料,包括宽带热辐射超材料、单波段选择性及双波段选择性热辐射超材料等。

在多种户外场景实测中,AI模型所设计的热辐射超材料均展现出优异的自降温效果,在晴朗的正午时分,宽波段超材料下表面温度相比环境温度降低了5.9℃。

周涵告诉界面新闻,随着超材料逆向设计AI模型的推广,国内超材料的设计应用有望迎来井喷式发展,并推动相关材料转化利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乌日根达来:30年做一件事 要...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毛锴彦  通讯员  黄雪娇  郝鹏飞  仲夏时节,沿着S215线从鄂尔...
央广时评|时代新青年,如何拓展...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7月2日至3日在京召开...
如何买股票? 你懂芯片、懂科技、懂车、懂药、懂电池,对投资确实有好处有帮助,但是你首先得懂一点点市场,懂一点估值,...
最新或2023(历届)精美好看... 精美好看的读书手抄报的图片模板  精美好看的读书手抄报图片1  精美好看的读书手抄报图片2  精美好...
四川甘孜一地发生泥石流,灾害发... 受短时强降雨影响,7月4日17时50分左右,四川甘孜丹巴县巴底镇沈足沟发生泥石流灾害。灾害发生前已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