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亲水活动增多,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守护群众生命安全,西安灞桥分局立足辖区水域特点,指导各派出所创新运用“科技+人力”、“预防+处置”双轨机制,在重点水域构筑起立体化防溺水安全防线,成效显著。
科技赋能,打造“水陆空”立体防控网
针对鲸鱼沟竹海景区水域狭长、地形复杂的特点,分局狄寨派出所创新构建“人巡+船巡+无人机巡”三维防控体系。地面巡逻力量身着反光制服,对2.3公里滨水步道实施“网格化”巡查,严密检查救生设施与警示标识;水面快艇在深水区、码头等事故易发点不间断巡航;搭载热成像仪和高音喇叭的无人机在客流高峰时段开启“鹰眼模式”,通过AI智能识别自动捕捉危险涉水行为,并实时进行高空语音警示,实现“地面有警力、水面有快艇、空中有监控”的全域覆盖,显著提升预警和干预效率。
预防前置,筑牢全民安全意识“堤坝”
分局深入践行“预防警务”理念,将安全防范端口前移。一方面,强化源头宣教。各派出所精心制作图文并茂的《水域安全手册》,在景区入口、水库周边等重点区域设立“沉浸式”安全教育打卡点。民警深入学校、社区开设“防溺水安全课堂”,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救生器材使用演示(如救生圈抛投)、心肺复苏术实操等互动教学,提升学生、居民及游客的自救互救能力。另一方面,完善物理阻隔。分局红旗派出所在鲸鱼沟水库周边加装硬隔离设施,封闭通往危险水域的非必要通道,设置醒目警示牌,并沿线配备救生圈、长竹竿等应急装备,形成坚实物理屏障。
联动共治,密织社会参与“防护网”
防溺水工作离不开社会力量协同,分局积极推动警民协同、警社共治。红旗派出所联合水库周边村组、社区安全协管员,共同开展高频次的“人巡+车巡”,及时发现并劝阻下水野泳等危险行为。目前,鲸鱼沟竹海景区连续18个月溺水事故“零发生”,重点水库区域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炙热炎夏,汗水浸透制服,凝结成守护生命的“盐霜”;碧绿水域,科技融合人力,织就了无形的安全之网。灞桥分局深入践行“预防警务”,扎实做好防溺水工作,将安全隐患消弭于萌芽,用务实行动为群众筑牢触手可及的生命“守护线”。
编辑:侯宜均
责编:雪 云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