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潇湘晨报
7月2日至3日,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长沙马栏山园区的年轻人。资料图片这封贺信,字字千钧。它不仅是未来工作的指引,更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深情召唤。
青春何以动人?答案就镌刻在那些曾打动我们的身影里——那个挑着沉重行李、步履坚定走出高考考场的农村女孩小刘;那个19岁时用两百块钱买材料“手搓”出双足机器人的王兴兴;那些炎炎夏日里挥汗如雨的外卖小哥……他们的故事看似平凡,却闪耀着青年共有的力量——不抱怨、不退缩、不惧风雨,愿以微光成炬,照亮前路。
小刘肩上的扁担,承载的不只是行李,更是生活的重量与梦想的希望;王兴兴手里的焊枪,闪耀的不只是火花,更是那股不服输的韧劲与创造的热情;而那些在盛夏街头奔忙的外卖小哥,汗水早已湿透工服,但他们依旧在城市的烟火里为梦想拼搏。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无数年轻人正以各自的方式,将青春的底色挥洒在工地、车间、田野、教室和赛场。他们或许默默无闻,却是新时代最生动的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大有可为。的确,从“村BA”“苏超”等草根赛事,到“神舟”飞天、“奋斗者”入海,无数青年正用热血与奋斗,不断刷新着时代的高度。
青春无需统一的模板,它可以是脚踏实地的耕耘,也可以是仰望星空的追梦。但共通的是,每一份不向生活低头的坚持,每一次不被现实击败的勇敢,都是对时代召唤最响亮的回应。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仅是追梦人,更是圆梦人。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他们用汗水浇灌、以担当书写的时代答卷。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