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再添新力 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始人
2025-07-04 17:08:00
0

转自:中国水运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支持新一批30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国家物流枢纽是全国物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是撬动区域经济新增长的重要媒介和载体。此次新增的30个国家物流枢纽,与区域产业发展、消费密切相关的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枢纽比重超过60%,将有力支持入选城市加快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

港口型枢纽:构建开放新通道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作为连接海陆、贯通内外的重要节点,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此次新一批建设名单中,多个港口型枢纽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创新的运营模式脱颖而出,为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服务区域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南通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为例,其成功入选标志着南通正式成为国家物流“双枢纽”城市。枢纽以“江海河联运”为特色,依托沿江通海作业区及沿海吕四作业区,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已开行37条内外贸航线,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枢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8.48万TEU,件杂货110万立方,散杂货25万吨,展现出强大的物流集散能力。

南通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区域物流效率,更通过深化融入长三角港口合作,完善“沪通快航”“联动接卸”运作模式,不断强化物流枢纽服务能级。这种区域协同发展的模式,有助于推动物流运输降本增效,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另一值得关注的港口型枢纽是长沙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该枢纽位于长沙自贸临空区,采取“两片区多联动”分布模式,总占地面积7.38平方公里。枢纽内已建成黄花综保区和物流服务集聚区,吸引了邮政、顺丰等头部物流企业入驻,仓储设施达50万平方米,机场货站货邮吞吐能力达47万吨。通过“邮快跨”“跨境一锁”“航空+高铁”等快运模式,枢纽推动高附加值产品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有效提升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长沙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常态化运行,不仅强化了枢纽联动、航线协同和临空经济合作,更通过构建高效智慧物流体系,促进了区域合作互动和协同发展。作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交汇的重要航空节点,枢纽将有效融入国家“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加速区域产品、产业“出海”,拓展中非经贸合作版图。

此外,周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通过开展基于“水水中转”的“内河+海运”接力运输模式,充分利用内河航运连接沿海港口资源,延伸全球水运业务。相较传统陆海联运,该模式时间缩短约13%,显著提升了物流效率。这种创新运输模式的应用,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更增强了区域物流体系的韧性和灵活性。

商贸服务型枢纽:打造区域商贸核心

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作为区域商贸物流体系的核心节点,在促进消费、推动产业升级和增强区域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名单中的多个商贸服务型枢纽,依托独特的市场定位与创新模式,正为区域商贸物流体系的升级持续注入新动能。

福建平潭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入选,将助力构建服务两岸经贸、支撑国际贸易的现代物流体系。平潭综合实验区计划整合实验区内物流资源,优化功能集聚,提高物流效率并降低成本。同时,完善航运物流、跨境电商等生态圈,打造以国际贸易和航运物流服务业为核心的枢纽经济区。平潭的区位优势独特,作为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其商贸服务型枢纽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往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大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由大连湾、华北路两个功能片区组成,毗邻港口、机场和大连北站,拥有水产、钢材等多个专业交易市场和城市物流配送中心。枢纽提供海铁联运、冷链物流、国际物流、城市配送等多种服务。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360万吨,滚装运输车辆70万辆,承担东北地区95%以上的水产品接卸中转和90%以上的跨海物流车辆运输。大连枢纽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区域物流效率,更通过整合物流资源、优化功能布局,推动了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成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则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区位,致力于打造西部农副产品保供基地及“一带一路”商贸物流枢纽。枢纽规划形成“7+5”功能体系,涵盖商贸物流集成、干线物流、冷链物流等七大基本功能,以及绿色食品加工、国际物流等五大延伸功能。总规划面积8.59平方公里,采用“陆港+空港”双核驱动模式,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成都枢纽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区域商贸物流服务水平,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商贸服务型枢纽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的融合。通过整合物流资源、优化服务功能,枢纽为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推动了这些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

生产服务枢纽:赋能产业制造升级

本批建设名单中,多个生产服务型枢纽表现突出,它们精准定位特定产业,创新运营模式,有力支撑了区域制造业发展。作为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枢纽,其在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南京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作为长三角物流网络的关键节点,其落地将深度激活南京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作用。枢纽重点实现铁路干线运输组织、区域分拨及配送组织、多式联运转运、国际物流、冷链物流五大基础功能,以及供应链集成服务、贸易分销、智慧绿色物流、供应链金融、应急保供五大延伸功能。通过整合物流资源、优化服务功能,枢纽为长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马鞍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则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实现了江海联运和多式联运的无缝衔接。枢纽占地面积约6.48平方公里,由郑蒲港片区、慈湖片区组成,实现铁路专用线与港口的有效衔接。郑蒲港片区设有综合保税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功能区,慈湖片区则依托钢铁等产业开发供应链物流区。通过整合物流资源、优化服务功能,枢纽为区域制造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生产服务型枢纽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技术创新和绿色物流的实践。通过智慧化改造和绿色供应链的建设,生产服务型枢纽提升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了物流成本和环境影响。例如,无锡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通过智慧化改造,实现了港口重箱翻倒箱率下降近10%,堆场利用率提升5.6%。同时,还加大了光伏、储能产品和新能源车材料出口力度,推动了绿色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

未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推动相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培育提升国家物流枢纽综合竞争优势,推动我国现代物流规模化、网络化、系统化发展,构建“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新模式,为系统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提供关键支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海汽集团回复问询函 已制定相关... 本报讯 (记者李雯珊)7月4日晚,海南海汽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年报问询函回复公告称,公司将通过以...
黄力哲:分布式光伏建设带来“一... 4日,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主办“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推动协调发展”活动。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
石破茂反驳特朗普:决不能让日本... 转自:千龙网石破茂反驳特朗普言论:作为独立国家,决不能让日本本土大米产量再减少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
安徽建工相关公司新增一项600... (转自:快查一企业中标了)快查APP显示,安徽建工相关公司合肥高新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7...
【关注】党规党纪首次AI人机大... 来源: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编辑:李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