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航局严格执行“无3C认证的充电宝禁止登机”规定引发社会关注,充电宝行业也面临一场市场革新。记者调查发现,线下门店陷入产品标识困局,部分产品包装上未印刷3C标识;二手交易平台涌现均价10多元的“二手充电宝”及共享设备。
广州某电器城,有老板大量入货3c标识产品。线下门店:
正规品牌产品大多印有3C标识
在位于黄沙地铁站附近的领展购物广场一层,记者看见Vivo、小米等门店均有售卖充电宝,展示的产品均有印上3C标识。Vivo门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店内售卖的充电宝都有3C标识,可以带上飞机。
而在领展购物广场的一间国产手机品牌门店,记者发现所销售的充电宝外包装未印上3C标识。该品牌的门店店员表示:“不要担心,这是2024年8月1日后出厂的产品。”店员指着包装上的日期向记者解释,该日期后出厂的产品都有3C标识,“如果拆开包装后没有(3C标识),你可以马上退款。”
记者随后来到该品牌在公园前地铁站附近的门店,发现上述型号充电宝的外包装同样未印上3C标识。该门店的店员无奈地表示,充电宝外包装没有印刷上3C标识,确实对近期的销量造成影响。
专业市场:
产品带3C标识价格为旧款的两三倍
在公园前地铁站附近的陶街片区,遍布着将军电器城、陶街电器城等销售电子产品的专业市场,不少档口都在售卖各式各样的充电宝。
记者走进其中一条街巷,看到有店铺在售卖一款外观简洁,没有3C标识和其他认证的充电宝,标价35元。当记者提出需要带3C标识的产品时,店主立刻拿出另一款3C标识明显的产品,并报价100元。店主表示,现在除了老人,大部分来买充电宝的市民,都会问产品“有没有3C标识”“能不能上飞机”。
而在将军电器城一个销售充电宝的档口,店主热情地推销产品:“这款‘yooboo’牌的充电宝比较知名,售价100元。另一款‘慕里’牌的新品也不错。这些产品都有CE和3C认证,在国内外航班都能用。”
在将军电器城的一个档口,橱窗内摆有不少带3C标识的充电宝。二手平台:
均价10多元的二手充电宝受青睐
在线下门店,市民购买充电宝都会仔细观看产品有无3C标识。在线上,记者发现二手平台上各种价格低廉的旧充电宝备受欢迎。
在某知名二手平台,记者搜索发现,有店主售卖“2万毫安大容量”的充电宝,单价仅18.8元,商品描述显示“随机发货、功能正常、经过测试”。当被问及是否适合航空旅行使用时,卖家坦言“不保证质量和售后”,承认这些产品基本按“废品”处理。
除了各种二手充电宝,记者在该平台还看到包括怪兽充电等多个品牌的共享充电宝被批量出售。比如一款号称“原装正品”的怪兽共享充电宝仅售13元,其中3元还是快递费。而另一款店家销售的怪兽充电宝,价格更低至8元。有店主表示,这些充电宝成色有九成新,电池效率95%以上,仅有轻微使用痕迹。产品外观均有3C标识,可以带上飞机。
有共享充电宝在二手平台上低价售卖。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对于全新的充电宝数十元到数百元的售价,均价10多元的二手充电宝自然大受欢迎。在谈及二手充电宝的货源时,某大型家电卖场人士向记者透露,2024年8月1日之前,市场上仍有大量充电宝库存。由于新规实施后销售受限,这些库存产品可能通过降价促销、捆绑赠送,或流入二手市场消化。这些二手平台上销售的“二手充电宝”未必是真正的二手货,而可能是电商滞销尾货、质检不合格的瑕疵品,或是出口后因质量问题被退货的产品,甚至是共享充电宝公司淘汰后翻新的产品。这些充电宝未经正规回收销毁,而是经过简单处理后重新流入市场。
热点问答
问:充电宝外包装没有3C标识,是否意味着产品没有通过3C认证?
答:不是。正规品牌的充电宝,生产日期在2024年8月1日后的,产品上都有3C标识。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所有在国内生产、销售或进口的充电宝(移动电源)必须通过CC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3C)认证,并在产品上标注CCC标志,否则不得出厂、销售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
问:一个充电宝到底可以用多久?
答: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新型能源与材料化学研究室主任,锂离子电池实验室主任何向明表示,锂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有体积的收缩变化,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变形,甚至发生短路。建议市民两三年更换一次充电宝。
问:如何判断充电宝内的电池是否有安全隐患?
答:何向明表示,市民可以把充电宝放在平整的桌子上转动,如果容易转起来说明充电宝有些“膨胀”,存在安全隐患。其次,市民应选择正规品牌的充电宝产品,留意网上关于对应品牌的产品评测以及消费者在购物平台的产品评价,不要买“三无”品牌的充电宝产品。
问:商家在二手平台卖二手充电宝是否合规?
答:有电商平台人士表示,没有3C标识的正规产品可以正常使用。只要充电宝的来源合法,就可以在二手平台正常销售。
信息时报记者 潘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