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感“好房子”究竟长啥样?记者近日带你一同探访了福州的星级绿色建筑。走进这里,仿佛踏入了一个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建筑外观线条流畅,充满现代感,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让阳光肆意洒入,营造出明亮通透的室内环境。内部采用了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智能控制系统能根据不同需求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等,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屋顶的绿化设计让建筑与自然紧密结合,既美化了环境,又能有效降低热岛效应。在这里,居住不再仅仅是遮风挡雨,更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炎炎夏日,您是否在家里、办公室打开空调并大量用水?在月底交水电费的时候,是不是会感到有点心疼?
随着福州城市建设的发展,打造星级绿色建筑,营造节能降碳氛围,不仅是政府引领的方向,也是市民关注的焦点。如今,众多绿色建筑在福州异军突起,为福州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树立了标杆。3日,记者走访了获评福建省2025年第一批、第二批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3个福州建筑项目。
福州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生产基地”。
“魔方大厦”年节约电费73.21万元
车过了浦上大桥,很快就来到位于福州市高新区的福州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生产基地”。这个酷似魔方的建筑项目由南楼和北楼两栋11层高的建筑构成,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和传统办公建筑差别不小。
作为福州市建筑设计院大楼,它的总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为福建省首个超低能耗建筑,入选“最佳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实践。
“建筑外观采用这种形态,是有节能考虑的。建筑折边朝南的玻璃幕墙与开窗设计,能很好地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同时减少东西向日晒强度,大大降低空调能耗,实现节能减排。采用新型轻质预制陶粒混凝土外挂墙板、高性能系统门窗技术、符合超低能耗要求的集成空调系统等,不仅能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阶段碳排放量,还能实现使用期间电器低能耗、高保温隔热,全方位做好能耗减法。”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加上先进梯控技术的节能电梯、高能效空调系统、高效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以及智慧楼宇数字运维孪生系统的能耗监测平台,实现对建筑系统能源的调适和实际运维能耗的监管,该建筑综合节能率达54.02%,年节约电费73.21万元。
长乐区“三馆三中心”。
长乐“三馆三中心”装配率达60%
长乐洞江湖畔,一缕“云带”飘在空中,与远处的吴航十二景之首“首石凝云”形成呼应。这就是长乐区“三馆三中心”,它位于长乐区首占营前新区,用地面积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是福建省重点项目,也是长乐区为民办实事重大项目。
大型场馆项目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运营费用也比较高。怎样在设计建造阶段就把这些问题考虑进去,以更好地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呢?设计和施工方深度融合主被动节能技术,实现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升,配合高效供暖空调系统,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实施综合节水策略,所有卫生器具均达2级及以上水效标准,同时构建雨水回用系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75%以上,并搭配微喷灌技术、智能灌溉系统等,大幅降低运营期水资源消耗。此外,部署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等智能化系统,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全面提升建筑后期运行管理水平。
很多长乐居民都觉得,“三馆三中心”施工速度比较快。这是因为,项目采用组合钢结构体系,运用钢筋桁架楼承板和ALC内隔墙板等预制部品,施工阶段装配率达60%。同时,将BIM技术贯穿设计与施工阶段,为施工质量与工期进度提供坚实保障。
福州天琴公馆。
这座“好房子”省电又省水
3日一大早,市民袁先生来到位于台江区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的福州天琴公馆,准备接收自己从广东订购的家具。
“在外打拼多年,前几年买下了这套房子。原本是图地段好,房子建好后才发现,它不仅采光好,还很节能,我是越看越喜欢。”袁先生说。
记者从福州市住建局获悉,福州天琴公馆有4栋高层住宅和6栋配套用房,是福建省第一批“好房子”设计典型案例。和传统的住宅相比,这个项目的外窗选用5+12+5中空Low-E无边界系统窗,在满足正常通风前提下减少窗框分离,无横撑落地玻璃设计,使房间采光和视线更加通透,减少了照明用电需求。项目全部采用户式空气源热泵供应生活热水,年减碳量约322.67吨。此外,每户设置独立新风,在室内设置智能化空气探测器实时监测PM2.5和温湿度,并与新风系统联动,构建了健康宜居的室内微环境。雨水管理系统设置蓄水池,结合雨水花园与下凹式绿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70.59%,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86.31%。
建设过程中,项目引入BIM技术贯穿设计与施工阶段,通过参数化建模优化地下室管线排布,减少设计变更;施工阶段采用铝模体系,实现免墙面粉刷,缩短工期的同时降低材料损耗。(记者 江海/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