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媒体浪潮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破局而立?南宁新闻网用创新实践给出了精彩答案——让主流价值与网络传播同频共振,让理论宣传与民生温度水乳交融。
打开南宁新闻网,一场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盛宴即刻呈现。在这里,新闻传播手段的“十八般武艺”轮番登场:既有深度厚重的文字报道,又有生动直观的视频新闻;既有传统图文并茂的专题策划,更有创新十足的“萌系AI记者小云云”智能播报。内容版图包罗万象:时政要闻传递权威声音,民生报道聚焦百姓冷暖;直播回放让精彩永不落幕,区县动态展现基层脉动。从国家大事的宏观解读,到街头巷尾的微观叙事,再到科普知识的趣味传播、反诈提示的贴心提醒,南宁新闻网真正实现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传播格局,为受众打造了一个全天候、立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
在理论宣传的阵地上,南宁新闻网依托“南宁云”融媒客户端,通过理论文章、宣讲活动、新媒体产品等形式,奏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网上强音。
“哇!我也想住在这里。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位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的核心地带,在这里生活的居民来自全国各地,人们在这里创业、安家,社区里处处洋溢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气氛……”点开《邕有理响》原创栏目,“00后新声代”宣讲员通过镜头带大家走进蟠龙社区。
网站联动“南宁云”融媒客户端开设“治国理政进行时”等专题专栏,及时转载权威报道与理论解读稿件。同时,精心策划《邕有理响》等原创理论宣讲融媒体栏目,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推出系列短视频和有声海报,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外,南宁新闻网坚持对不良言论“亮剑”,开设网络辟谣平台,推出“老友说”短视频评论专栏,用“网言网语”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据介绍,“南宁云”融媒客户端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全媒体矩阵,下载量超210万,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确立“大统筹、大策划、大调度”模式,依托“三级贯通”系统,实现采、编、播、发平台融合。
当理论宣讲走出报告厅,化身“行走的思政课堂”,那些带着露珠、沾着泥土的短视频,恰恰诠释了“高大上”的理论也能“接地气”地传播智慧。
南宁新闻网还密切联动“学习强国”南宁学习平台,围绕重要节点强化议题设置,策划推出《运河之势》等融媒精品,承办各类理论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为城市发展弘扬正能量。
在内容生产上,南宁新闻网运用AI赋能,以手绘、动漫等新媒体方式做好融媒体报道。2025年2月19日,全国首款“萌系AI记者小云云”在“南宁云”融媒客户端上线,不仅赋能内容生产,还能与网友互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更接地气。
南宁新闻网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业务发展的“硬支撑”,通过加强对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同时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网站还开设“融媒‘四力’讲堂”,推出“AIGC+智能应用”系列培训课程,帮助采编人员拓宽视野、提升业务能力,加快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向融媒体采编人员转型,实现党建与业务齐头并进。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农荟颖表示:“思政不是‘任务’,是‘走心的陪伴’。这一年,我们把党的声音传到南宁的‘烟火气’里,送进网友的‘指尖互动’里,融入团队的‘并肩奋斗’里。”未来,南宁新闻网将让新闻报道多讲“白话段子”,让短视频多带“泥土味”,让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大家刷手机时“愿意停一秒”的温暖。
本报记者韦峭
上一篇:白茶的美丽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