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云南日报
7月1日,《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打歌保护传承条例》正式施行,对巍山彝族打歌实施专项法治保护,标志着巍山非遗保护进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
巍山彝族打歌又称“踏歌”,是当地彝族群众世代相传、流传广泛的一种自娱性民族民间集体性舞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条例》共24条,聚焦保护传承核心需求,明确保护对象包括传统彝族打歌调、音乐、舞蹈及其表现形式,相关口传文学、语言文字载体、传统服饰乐器制作技艺、壁画手稿等文献典籍,以及相关传统礼仪、节庆、巍宝山歌会等民俗活动和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场所,形成立体化保护网络。(记者 李丽)
责任编辑:董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