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车联新生态)
日前,国家网信办官方公众号“网信中国”发文表示,国家网信办扎实组织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部署地方网信办积极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不法行为,督促重点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从严从快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
其中,懂车帝账号“CHE车说道”、易车账号“CHE车说道”、搜狐账号“车说道”等,为博眼球、吸流量,恶意蹭炒智能驾驶、辅助驾驶等汽车行业热点话题,发布某品牌汽车不实信息,捏造人员伤亡事故,虚构法院判决,恶意诋毁企业产品质量。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时间回到2月12日,微博用户@CHE车说道在多个网站平台发布标题为《L3级自动驾驶首例判决!车企担责70%,智驾法规全面重构》的文章,文章中详细描述了一起所谓的真实案件:
2024年12月,车主王某驾驶着选装XNGP 4.0系统的小鹏G9在高速上开启L3级自动驾驶功能,然而车辆却未能识别前方故障货车,最终导致追尾事故,造成了1死2伤的悲剧。文章还称,今年2月10日,广州天河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小鹏汽车因智能驾驶系统算法缺陷,需承担70%的赔偿责任,车主则因未及时接管车辆负30%的责任,合计赔偿金额高达218万元。
这篇文章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毕竟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首例判决”、“L3 级自动驾驶”、“致人伤亡”等关键词成功吸引众多网友的目光,短时间内文章的阅读量、转发量飙升,各大汽车论坛、社交媒体上的网友纷纷围绕这一事件展开激烈讨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任度以及小鹏汽车的技术也产生一定的质疑。
2月12日,小鹏汽车法务部发文称,经过紧急核查,确定文章内容纯属虚构,指出文中描述的车辆碰撞事故、诉讼及法院判决都是无中生有,并晒出文章截图,强调已对该账号发布的全部不实内容完成取证,将依法追究造谣者和传播不实信息者的法律责任。与此同时,小鹏汽车公关负责人也在社交平台发声,直言造谣内容漏洞百出,“一会儿L3一会XNGP 4.0… 居然敢伪造无中生有的法院判决,胆子真大”。
2月13日,小鹏汽车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闫某某。据调查,闫某某为了吸引流量、赚取收益,竟通过AI洗稿炮制了这一网络谣言,并在多个互联网平台发布,妄图以此获取关注和利益。2月14日,犯罪嫌疑人闫某某被成功抓获,经审讯,其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上造谣、抹黑汽车品牌或产品的内容越来越多。对于自媒体而言,无论是图文还是视频都必须基于客观事实,绝不容许虚假信息的存在。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中就明确指出,禁止发布不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谣言、不实传闻等,一旦发现,将根据违规程度对账号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微博也有类似的规定,对于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的账号,会视情节轻重给予禁言、封号等处罚。
“CHE车说道”编造的这起“L3级自动驾驶追尾事故判决”事件,完全是无中生有,与事实严重不符,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平台规则中关于内容真实性的要求,对平台的公信力造成极大的损害。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虚假信息一旦在平台上传播开来就会迅速扩散,误导公众,引发社会恐慌和不安。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自媒体环境中,流量也成为众多创作者追逐的“香饽饽”。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获取更高的流量,一些自媒体不惜剑走偏锋,甚至放弃真实和客观的底线。然而,这种短视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只有基于真实的事件、准确的数据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购车决策。一旦失去了这一底线,发布虚假信息,不仅会误导消费者,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破坏整个汽车自媒体行业的声誉,让公众对这个行业产生信任危机。对于自媒体而言,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建立起行业自律公约,相互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的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