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光明日报
近年来,哈尔滨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在深耕声乐歌剧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声乐演唱能力的同时,积极承担艺术服务社会、音乐浸润心灵的责任使命,以专业为犁、以奉献为种,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体系。声乐歌剧系始终秉持“致乐崇德”的院训精神,鼓励学院师生以高度的热情与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青少年儿童、孤寡老人等群体呈现出一堂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在社会服务中播撒音乐艺术的种子。
加强社区服务 诠释奉献之美
社区作为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志愿服务平台,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发展进步作贡献,从而更好地全面发展。声乐歌剧系依托基层社区这一重要场所,组织开展音乐志愿服务活动,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红色音乐曲目演奏、乐器志愿教学等活动,为社区群众带来了丰富多元的文化娱乐生活,既锻炼了学生的音乐演奏能力、现场应对能力,也切实提高了社区居民的音乐鉴赏与认知能力;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声乐讲座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著名音乐人等为社区居民讲解声乐文化历史、赏析经典声乐曲目;鼓励学生自主编排声乐歌剧,让社区居民现场观赏声乐艺术,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声乐歌剧系以音乐为载体,将专业教学成果融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组织学生展现良好的音乐专业能力,为社区居民带来丰富多彩的休闲文化生活,有效推动高雅艺术与社区生活深度融合。学生将专业演唱与生动讲解相结合,让居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艺术内涵与文化价值,“零距离”感受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开展音乐美育 助力乡村振兴
声乐歌剧系用歌声传递乡村文化振兴的蓬勃力量,谱写乡村美育的动人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成立专门的志愿者服务团队,深入乡村基层了解乡村居民和青少年儿童的音乐需求,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美育活动。红色乐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志愿服务团(以下简称“红色乐音志愿服务团”)入选2024年青年志愿者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红色乐音志愿服务团针对哈尔滨市双城区希勤满族乡中心学校学生开设了音乐文化启蒙课、心理辅导课、音乐体验课等课程,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其综合发展;与肇东市新立小学建立了交流帮扶机制,每周派遣教师与学生志愿者前往新立小学,开展音乐启蒙教育与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志愿帮扶教学活动40余次。同时,声乐歌剧系还积极组织志愿服务团开展音乐艺术展演等活动,为中小学生带来生动丰富的音乐体验,有效激发其音乐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将志愿服务与培养音乐专业能力结合,有效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传播音乐文化 展现青年风采
声乐歌剧系自成立以来,十分注重音乐艺术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在开展音乐专业教学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音乐艺术传播模式,依托志愿服务团队和专业教师队伍创建了“弦歌讲堂”“声乐歌剧系合唱团”“特色晚自习音乐会”“博士博学大讲堂”等声乐歌剧系品牌集群,形成了系统化、规模化的声乐文化传播机制,为促进声乐艺术文化的社会化、大众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哈尔滨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合唱团成立于2024年7月。建团以来,合唱团参与录制中央电视台《合唱先锋》“炙热的青春”系列节目,表演了《童年》《往日时光》等7首曲目,受到节目导演组高度评价。合唱团还参与录制《中国梦·家国情——2024国庆特别节目》,演唱《我爱你中国》等歌曲,向祖国献礼。同时,声乐歌剧系学生积极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在各类大型赛事活动中发光发热,3名学生在亚冬会开闭幕式上担任引导员,以优雅的身姿、自信的笑容引导运动员入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深刻理解了团队合作、坚持不懈和敬业精神的真正意义。学院师生在亚冬会城市侧志愿服务嘉许仪式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主题活动演出的舞台上演唱《准备!加速度》,用青春洋溢的歌声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体现了学生用艺术助力体育盛会的担当。
未来,声乐歌剧系将持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进音乐文化传播,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为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以及各类重大活动贡献力量,继续弘扬坚韧、担当和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有力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
(作者:金禹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