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孙 洋
在连云区宿城街道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群身着红色或蓝色马甲的身影穿梭忙碌。他们是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更是群众口中的“贴心人”。该街道探索“干部下沉、数字赋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构建起“组织建在网格、力量沉到网格、服务落到网格”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织密红色网格,构筑治理强堡垒
“以前办事都不知道该跑哪些地方,现在方便多了,去便民服务中心就能问清楚。听说过段时间还有更便捷的小程序,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啦!”宝山村村民孙大爷的感慨,折射出宿城街道网格治理的新变化。
该街道将街域划分为16个综合网格和1个专属网格,把党的组织链条延伸至基层最末端。在高庄村高庄网格,网格长高亚每周都会带着网格员走家串户,收集民意、解决难题。
“路灯坏了有人修、污水管道堵了有人管,党员就在身边,心里特别踏实。”村民胡大妈说。
汇聚多元力量,扩容治理组合团
“一长一专两兼”的常态化网格队伍逐渐成为基层治理主力,专职网格员石友君负责的宝山网格里,既有常住居民,也有外来租户,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100多个电话,哪家有老人需要代办业务,哪家有矛盾需要调解,他都一清二楚。“石同志真是好人呐,帮我跑了3趟才办好社保手续。”村民翟奶奶竖起大拇指。
更让人点赞的是“三官一律”进网格。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组成的“法治服务团”定期入驻网格,在各村社开展服务,目前已成功化解2起土地纠纷、8起家庭矛盾。
城管、市场监管等执法力量下沉网格,执法队员现场规范苹果园摊贩经营行为,既保障了民生,又维护了秩序。
新就业群体日益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力量”,快递员小张在送件途中发现某地消防通道被堵,随手拍照上传平台,当天就得到整改。“现在送快递时多了个心眼,看到问题就上报,感觉自己也是治理的一分子。”小张介绍。
激活数字引擎,跑出治理加速度
“叮!您上报的路灯损坏问题已受理,预计24小时内修复。”这是村民收到的温馨提示。
不久前上线的“宿有善治”基层治理智慧平台,设置党建引领、民生服务、文化旅游、矛调处置、公共安全、应急响应6个板块,村民通过手机端即可上报问题、查询进度,网格员通过管理端实时上传巡查情况,指挥中心通过驾驶舱端统筹调度、精准派单,让“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上办”。
平台“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群众下单、部门接单、网格办单,闭环管理让问题解决更高效。”宿城街道治理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在高庄村,安装的63个监控探头已初显成效,森林防火、治安联防实现“可视化”监管,数字赋能不仅提升了治理效率,更激活了乡村发展新动能。
做实民生服务,温暖治理“最后一公里”
针对“一老一小”问题,该街道积极打造“高山配送 幸福到家”“亲子研学”等惠民项目,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政策咨询、代办服务、健康体检等“一站式”便利。
“张大爷,这是您要的大米,顺便帮您量下血压。”在全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大竹园村,网格员们经常为独居老人提供“跑腿服务”;在“桃源书房”,这里存有上万册书籍,志愿者开设的亲子阅读课场场爆满,让小朋友们不仅可以静下心来阅读,享受美好读书时光,还可以参与采茶劳动实践活动,学习制茶技艺,感受“从鲜叶到干茶”的蜕变。
从“干部沉下去”到“服务提上来”,从“数据跑起来”到“民心聚起来”,宿城街道通过党建引领绘出基层治理新图景,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