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7000余公里感受文明的共振
希腊网络达人打卡三星堆。
“月儿映江天/星染故园/恰逢一湾流水声声慢/你执杖而来/你穿过青青河畔/我裁一袭月光/洒落黄金的期盼……”
7月2日,鸭子河畔的三星堆博物馆,阵阵悠扬的歌声飘荡在空中。循着音乐声一路走去,游客惊讶地发现,唱这首中文歌曲的歌手是一位鼻梁高耸、目光深邃的外国人。据介绍,这位歌手是来自希腊的音乐教授、音乐文化大使Erini,她所唱的歌曲,是以广汉三星堆为题材创作的《三星伴月》。
当天,“中希网红游名城”活动走进三星堆博物馆,5位来自希腊“自带流量”的国际网络达人,在这里度过了奇妙的一天。铸造技艺高超的金面罩青铜人头像,薄如蝉翼的黄金面具,高大壮观的青铜神树……当他们漫步展厅中,与璀璨的古蜀文明相遇,文物不仅带给他们视觉的享受,更有心灵上的震撼。
奇特青铜面具让国际网络达人震撼
早上10点,三星堆博物馆展厅中已是摩肩接踵的景象。人潮中,5位来自希腊的国际网络达人格外显眼。只见他们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认真聆听对方讲述三星堆如何“一醒惊天下”,还不时发出疑问,掏出手机拍照打卡。
“其实最早知道三星堆,是我的一些中国朋友给我看了青铜文物的照片。当时应该是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亮相,中国朋友给我看照片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青铜大面具,它眼睛很大,耳朵很长。”对于三星堆,希腊旅游形象大使索菲亚并不感到陌生,但当手机上的文物图片就出现在眼前的玻璃展柜里时,还是不免感到震撼。而经过讲解员的解释,她也逐渐了解了为何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会有如此夸张的造型。
活 跃 于 Instagram 和TikTok的情侣博主Kainat和Gerasimos,同样对馆中的青铜面具和青铜人头像记忆深刻,特别是青铜面具上夸张的五官,和青铜人头像上不同的头冠、发型和服饰,让他们得以窥到古蜀人的世界。“最吸引我的是,当时古蜀人试图通过这些面具和人头像来表现沟通或关系。他们制作了大耳朵和大眼睛的青铜面具,以此来象征与神权力量的联系。”Gerasimos说。
而在三星堆博物馆展厅外放声高歌的希腊音乐教授Erini,特别提到了这些文物带给她音乐上的灵感,“这些文物激发了我对中国音乐的更多兴趣,让我去探索希腊音乐与中国音乐之间的共通之处。通过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观察这些联系,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音乐。”
中希两个金面具跨越山海遥相呼应
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等文明遗产的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而在漫步三星堆博物馆,感受璀璨悠久的古蜀文明时,国际网络达人们也不免想到自己的家乡。正因于此,在说起印象最为深刻的文物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金面具,因为这件文物让他们想起了一件来自家乡的文物,那就是希腊迈锡尼古城遗址出土的阿伽门农金面具。
“我一看到三星堆的金面具,就想到了阿伽门农金面具。”索菲亚说,她没想到在地球的另一端,还有着与家乡文物“撞脸”的历史珍宝。“我把这件文物介绍给希腊的朋友,他们也觉得很神奇。但我想,希腊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两个国家创造了世界的历史。”
“金面具带给我很深的印象,因为它太美了。这些美丽的细节竟然是几千年前创造的,这太疯狂了。”Erini这样说道。而另一个让她爱上金面具的原因,是其与阿伽门农金面具跨越山海的遥相呼应。
“即使相隔遥远,文明之间仍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Gerasimos感慨道,无论是在古老的历史中,还是当下的生活里,他也能看到中国与希腊的相通之处。“希腊人非常好客,中国人也是这样。我们热爱日常生活中的美食,中国人也热爱美食。我认为,有很多部分可以将我们联系起来。”Gerasimos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梁家旗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