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变局下盐田港突围:深港联动升级,航线全球扩展
创始人
2025-07-02 18:47:29
0

南方财经记者 雷若馨 深圳报道

6月3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最新港口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数据。数据显示,1—5月广东港口货物吞吐量达79923万吨,同比增长1.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速达4%。

作为外贸重镇的深圳表现尤为亮眼,1—5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10.7%。1—5月,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423万TEU,同比增长12.7%。   

在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压力之下,这组数据为观察中国港口在全球贸易变局中的韧性提供了重要注脚。

深圳盐田港是全球最大单体集装箱码头之一、全球超大型船舶首选港之一。作为全球生产链供应链的一个重要节点,深圳盐田港区承担着广东省超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量、全国对美出口逾四分之一的货量。

本报记者于6月实地探访了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盐田国际)。记者发现,面对短期的抢运和长期的不确定,这个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港口有着自己的“突围法则”。

短期:以变应变

过去三个月,全球外贸市场发生了巨变。

4月2日,美国突然挥起所谓“对等关税”的大棒,我国不少企业对美出口被强制按下暂停键。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两国企业迎来90天“窗口期”,对美出口热度重燃。

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不少商家们在“靴子”暂时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抓紧利用90天的关税政策窗口期发货付运。除了现有订单的积货交付,其他的准备也在进行中。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为减少关税政策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内商家选择将货物提前发往海外仓库,顾客下单后直接从海外配送。此外,关税 “窗口期”也刺激了海外商家为下半年的购物高峰期提前囤货,“外贸618”变成美国买家的圣诞备货会。

阿里国际站数据显示,6月1日至6月19日,平台订单量同比激增42%,其中美国市场恢复25%的增速,圣诞配饰采购量飙升120%,玩具类订单增长6倍。以往9月才至的圣诞订单高峰期,提前了3个月爆发。

据贸易追踪机构Vizion数据,《联合声明》发布后一周,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日均预订量较前一周猛增277%,从5709个标箱飙升至21530个。

盐田港作为对美出口的重要港口,对于具体变化的感知十分敏锐。

“我们明显感受到市场信心在快速恢复,市场反馈美线的主要客户都已经恢复出货、加快订舱,能明显感受到最近交到码头的出口集装箱越来越多,挂靠我们盐田国际美线的船舶也越来越频密,相信接下来对美出口将持续升温。”盐田国际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6月走访盐田港时发现,现场泊位利用整体运行井然有序,并未出现“一泊难求”或拥堵现象。当日,盐田国际共有6艘部署在北美航线的船舶挂靠,并在后续陆续驶向美国多个港口。

据盐田国际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团队在4月即启动了前瞻性部署,围绕设备调度、作业窗口、泊位安排等多个维度提前准备。如今,即便在高峰期,依然能够灵活应对,“以变应变”。

目前,盐田港每周有近百条航线通达全球各个港口,含8条泰国航线,平均每天6班到美国,4班到欧洲,可快速抵达欧洲、美国、东盟市场。从盐田出发,11天直达澳大利亚,12天半抵达美国西海岸。

盐田国际表示,正在密切关注货运需求变化,与“政关企协”紧密合作,保持沟通,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抓住政策窗口期顺利付运。 

长期:以需拓供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已是出海企业的普遍共识。记者在一场深圳的跨境电商活动中了解到,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开始拓展中东、拉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据海关总署的数据,前5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02万亿元,增长9.1%,占外贸总值的16.8%。其中,对东盟出口1.9万亿元,增长13.5%;自东盟进口1.12万亿元,增长2.3%。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9.24万亿元,增长4.2%。其中,出口5.34万亿元,增长10.4%;进口3.9万亿元,下降3.2%。

关税波动下单一市场的风险在增加,港口正成为企业“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核心支点,推动出海向“全球布局”进一步转型。  

作为全球跨境电商首选港之一,盐田港正通过新增航线、深港协作、多式联运的方式链接多方市场,配合企业海外市场的中长期拓展策略。

首先,针对客户多元化需求,盐田港主动构建了适应性物流模式。据了解,今年1至6月,盐田港新增11条航线,覆盖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其中6月新增1条跨境电商快线,目前盐田港跨境电商快线已达10余条。

其次,深圳与香港地缘相近,盐田港区与香港自由港之间的物流往来持续保持高效、繁忙态势,联动基础良好稳定。据了解,往来盐田与香港的驳船已运营逾31年,运输箱量持续保持每年正增长。2024年通过驳船往来盐田香港运输的重箱数量更是同比增长近三成,与驳船全年总量双双刷新纪录。

基于此,盐田港与香港港口顺势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凭借航线资源、港口设施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携手构建起高效的出海运输网络。此外,通过多式联运,盐田港还积极拓展了与内陆及其他城市港口的合作。目前已开通33条海铁联运线路, 20个内陆港,17条驳船支线以及15个组合港。

两地的相互支持和优势互补,不但实现了深港合作、互惠共赢,更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内陆地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

以5月开通的“蓉深港图定班列”为例,盐田港拥有深圳唯一直接开进港区的铁路,在铁路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班列得以“定时、定点、定线、定价、定车次”的“图定化”运营,不单提供稳定可靠的发车时间,更将成都至盐田港的运输时间从6天缩短至2天,更可实现3天送达葵青港,发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成都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高效的低碳出海通道,实现成都、深圳和香港的三地互惠共赢。

盐田国际对记者表示,后续将充分发挥两港优势互补,合力做好“内联外通”,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内陆地区高效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互促互进。

(盐田国际海铁联运路线)

出海的新模式也正进一步发展。多家跨境电商、传统外贸企业对记者表示,他们对变化“早有预备”、“类似的贸易摩擦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尽管目前来看,美国关税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但从厂家、品牌,到金融服务、结汇平台,跨境电商产业链上各家受访企业对于今年依然充满信心,因为“中国的东西不可能卖不出去”。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约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2%。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速比同年我国货物贸易增速高了9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规模突破2万亿元,达到2.15万亿元,比2023年增长16.9%,占货物贸易出口总值的8.5%;进口约5552.5亿元,同比增长4.1%,占货物贸易进口总值的3%。

从今年来看,2025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5月份进出口总值为3.81万亿元,同比增长2.7%。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国关税因素等背景下,我国外贸出口依然保持增幅扩大,韧性和结构优化趋势明显。

面对全球贸易格局的风云变幻,作为中国外贸产业链的关键一环,盐田港给出了“以变应变、以需拓供”的解法。以港口运营的确定性对冲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为出海企业家们提供着强力支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7月2日有色50ETF(159... 7月2日,有色50ETF(159652)涨1.00%,成交额2886.00万元。当日份额增加300....
航民股份7月2日获融资买入12... 7月2日,航民股份跌0.14%,成交额5191.10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航民股份获融资买入额12...
7月2日科创100ETF(58... 7月2日,科创100ETF(588190)跌1.67%,成交额1.31亿元。当日份额增加4500.0...
创维数字7月2日获融资买入18... 7月2日,创维数字跌2.31%,成交额1.93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创维数字获融资买入额1841....
盾安环境7月2日获融资买入56... 7月2日,盾安环境涨0.00%,成交额5809.69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盾安环境获融资买入额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