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动脉新医药)
7 月1日,赛诺菲拟向天演药业进行总额最高可达25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此次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产品研发,重点支持抗CTLA-4 SAFEbody®安全抗体Muzastotug(ADG126)在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MSS CRC)中的2期临床试验。
同时,天演药业将向赛诺菲供药,用于开展一项针对晚期实体瘤患者的1/2期联合用药临床试验,评估联用的安全性、疗效以及药代动力学和生物标志物等,预计入组超过100例患者。Muzastotug的全球商业化权益仍归天演药业所有。
此外,赛诺菲将启动双方SAFEbody®合作框架下的第三个抗体开发项目,并支付选择权费用、开发里程碑款项及基于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该项目将基于天演的专有安全掩蔽技术与抗体工程平台开发一款靶点未披露的双特异性抗体。
此次战略投资与抗体选择权行使,可以追溯到2022年的合作——双方就天演药业独有的安全抗体SAFEbody®技术开展多靶点合作,开发新一代掩蔽抗体候选药物,潜在交易总金额达25亿美元以及特许权使用费。赛诺菲向天演支付1750万美元首付款,首先启动两款赛诺菲抗体候选药物进行合作开发,且有权提名额外的两款候选抗体药物进行开发与商业化。
事实上,此次战略投资可以被视为赛诺菲与天演药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不仅同时推动天演药业2期临床、合作赛诺菲联合用药1/2临床,还行使了2022年协议中的额外附加条款——启动第三个抗体开发项目。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天演药业经审计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520万美金。加上赛诺菲本轮投资,预计资金可支持运营至2027年。依据股权投资与战略合作协议,赛诺菲将派一名代表加入天演科学顾问委员会(SAB),为其研发工作提供战略性建议。
01.
破除抗PD-1、抗CTLA-4药物毒性及剂量限制
作为一家平台型驱动公司,天演药业致力于发现并开发以原创抗体为基石的新型癌症免疫疗法。借力于计算生物学与人工智能,其拥有全球首创的三体平台技术:新表位抗体NEObody™、安全抗体SAFEbody®、强力抗体POWERbody™。与赛诺菲的合作主要聚焦于其独特的安全抗体SAFEbody®平台。
安全抗体SAFEbody®技术通过最大限度地减轻由于靶向在健康组织中表达的靶点而诱发的毒副作用,解决抗体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问题。通过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特异性激活,安全抗体可实现在肿瘤组织中精准靶向的肿瘤抑制,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毒副作用。
Muzastotug(ADG126)是天演药业第一个进入临床的安全抗体项目,为一种掩蔽型抗CTLA-4疗法。Muzastotug通过安全抗体SAFEbody®精准掩蔽技术作用于亲本抗体ADG116而生成,实现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特异性激活,并通过解决现有抗CTLA-4有效给药剂量和优化给药周期中存在的剂量依赖性毒性问题,从而提高治疗指数。
此外,Muzastotug结合与ADG116相同的高度保守的独特表位,通过强力清除肿瘤微环境中的调节性T细胞(Treg)并发挥部分配体阻断作用,稳步积累并延长药物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从而提升安全性与疗效。
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是T细胞上的一种跨膜受体,作为免疫检查点起“开关”作用并下调免疫应答。抗CTLA-4疗法通过抑制CTLA-4分子,使T细胞大量增殖、攻击肿瘤细胞。抗CTLA-4以其在单药和联合疗法中的剂量依赖性临床反应而著称,但现有的抗CTLA-4疗法却因其狭窄治疗窗口严重限制了临床获益。
关键在于,抗CTLA-4等免疫检查点仅作为多层次免疫调节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调节性T细胞(Treg)的活性构成了另一层免疫调节。安全抗体恰能同时针对肿瘤微环境中的Treg免疫调节,进而打开抗CTLA-4疗法治疗窗口,破除剂量限制难题。
GLP毒理学研究显示,Muzastotug靶向CTLA-4的最大安全范围高达200 mg/kg,大大提高了患者在单一和联合疗法中的最佳临床用药剂量可能性。一项剂量优化试验结果表明,Muzastotug(10 mg/kg剂量水平每3周给药一次)联合抗PD-1疗法,相较伊匹单抗(1 mg/kg剂量水平每6周给药一次)联合抗PD-1疗法,其治疗指数提升高达30倍。因此,Muzastotug能以更高剂量、更高频率并可多次联合抗PD-1重复给药。此外,数据结果呈现出,该联合用药可产生剂量依赖性疗效,且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并未显著增加。
首发适应症方面,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MSS CRC)病例约占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95%。微卫星稳定型肿瘤被称为“冷”肿瘤,因为它们通常不会引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强烈反应。目前还没有针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获批肿瘤免疫疗法。
在2025年公布的Muzastotug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MSS CRC的1b/2期临床数据中,给药方案显著降低了治疗相关毒性,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67例无肝转移的MSS CRC患者中,10 mg/kg每3周一次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17%,而20 mg/kg组的确认ORR为29%。10 mg/kg组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6.2个月,20 mg/kg组的中位DoR尚未达到,且所有缓解病例仍在持续治疗中。
10 mg/kg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9.4个月,表现优于当前标准疗法及历史对照数据;20 mg/kg组的Kaplan-Meier总生存曲线已初步显示出相较于历史对照组的早期分离,提示潜在的长期生存获益。
02.
押注利润丰厚的肿瘤领域,多次投资中国药企
入股天演药业是赛诺菲在下一代肿瘤药物上的持续加码。
早在2019年,赛诺菲就宣布将停止开发新的糖尿病和心脏病药物,进而专注于肿瘤等利润丰厚的领域,并从2020年起不断壮大其肿瘤药物梯队,包括与长期伙伴再生元的多款抗肿瘤双抗、三抗药物。
2020年1月,赛诺菲以68美元/股(溢价约172%),约25亿美元的总交易金额完成了对Synthorx公司的收购,获得了一款的靶向IL-2疗法Thor-707。
2020年3月,赛诺菲抗CD38单抗艾沙妥昔单抗(isatuximab)获批,联合泊马度胺(Pomalidomide)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用于治疗先期接受至少两种疗法(包括泊马度胺和蛋白酶抑制剂)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成为十年来首个赛诺菲拥有完全所有权的、FDA批准的肿瘤药物。
2025年1月,艾沙妥昔单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治疗(包括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
2022年8月,赛诺菲以当时罕见的大手笔——以6亿欧元股权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入股信达生物。最终协议总金额达到7.4亿欧元,约合51亿元人民币。同时,信达生物“零首付”引入两款赛诺菲临床后期抗肿瘤药物CEACAM5 ADC和偏向性IL-2(源自Synthorx),并主导在中国的临床开发。
虽然两款合作管线均已终止研发,但溢价20%抄底信达生物,足以见得赛诺菲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对中国创新药企的看好。
“肿瘤管线的互补”或许是赛诺菲两度买股中国药企的关键原因。从潜在总金额25亿美元的BD,到2500万美元战略投资、行使第3款抗体选择权与里程碑付款,押注重点在于天演药业SAFEbody®安全抗体技术平台。
2022年双方合作框架中,赛诺菲肿瘤研发全球负责人Valeria Fantin表示,“对已有不少探索但肿瘤机理仍然不明的通路,天演药业独特的抗体平台将助力我们用同类最佳的药品精准靶向那些已建立但处理欠佳的肿瘤机制。”资料显示,安全抗体技术可广泛用于多个抗体形式,包括单克隆与双特异性抗体,如Fc受体抗体、抗体偶联药物及T细胞接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