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产业蓝图出炉,多位专家解析政策亮点
创始人
2025-07-02 17:54:00
0

南方财经记者彭敏静  横琴报道  日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 年)》(简称《产业规划》)正式印发,围绕 “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核心使命,系统规划 “四新” 产业发展路径。

多位专家从制度创新、产业协同、资源整合等多方面解读《产业规划》的亮点与实施路径,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简称: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王福强:

《产业规划》的出台无疑将对合作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带来积极影响,对于合作区未来应如何落实《产业规划》目标,进一步取得发展突破,建议加快释放横琴与澳门自由港的制度叠加效应,把握好分线管理契机,畅通琴澳双向循环,吸引国内外优质要素资源进入横琴。紧跟国家对合作区的战略部署,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大力招引培育与澳门有紧密关联的新锐型企业落地,有效嵌入大湾区科创产业链条的企业;同时依托澳门国际网络的优势,吸引以“买全国、卖全球”或“买全球、卖全国”,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企业入驻。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形势,澳门自由港地位及单独关税区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作为中国实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重大探索,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更好发挥澳门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是琴澳共同的责任与担当。随着琴澳合作迈入新阶段,应充分释放琴澳一体化和分线管理优势,为各类主体创造一个更加高效、便捷、可预期的高水平开放新体系,塑造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促进澳人澳企澳资跨境发展,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注入动力,助力澳门打造成为国家双向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澳门管理学院院长唐继宗:

合作区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分线管理模式突破传统边界限制,通过要素跨境自由流动和规则衔接,琴澳协作构建产业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试验田。合作区通过衔接澳门“国际窗口”与内地市场腹地,推动“葡语国家+”经贸平台建设,助力我国企业以澳门特区为跳板拓展葡语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及全球华商市场,同时吸引国际高端资源通过澳门—横琴进入内地,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纽带作用。

《产业规划》为深化横琴“四新”产业与澳门“1+4”产业的协同效应提供行动指南。

具体来看,《产业规划》通过细化优势产业、鼓励创新等方式,推动琴澳的高质量发展。清晰的产业规划让外资企业能够判断投资前景,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加上稳定的政策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合理的税收制度,以及产业聚集效应,都是促使外资进入的重要因素。

在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方面,《产业规划》有助于打造适合高端人才发展的环境,包括完善的创新生态,加上良好的生活质量、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等,为人才提供长期的发展机会,吸引国际高端人才落地发展。

此外,《产业规划》针对琴澳两地特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同时,纳入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元素,确保产业在成长的同时,不对环境造成过度影响。在数据跨境、金融开放(QFLP、QDLP试点)等领域先行先试,为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规则对接积累经验。通过中葡平台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凸显战略通道价值。

整体而言,《产业规划》为琴澳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更好推进澳门从“一业独大”转向“多元生态”,巩固“一国两制”生命力。

琴澳融合发展为国家的新时代深化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提供试验田,展现新范式。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地效能,方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加快推进合作区与澳门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全面确立,各类要素跨境流动高效便捷,特色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琴澳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成昆:

在合作区的“四新”产业中,科技是引领,金融是基础,中医药和文旅会展商贸是核心。《产业规划》逐一拓展,详细阐述,给出了每个产业的具体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

具体而言,该《产业规划》通过“共建平台、强化链条、数字赋能、布局未来”四大路径,联动琴澳,深化澳门与内地、葡语系国家的创新资源整合,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围绕微电子、数字经济、未来产业三大重点领域,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差异化优势。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如类脑智能超算)、场景开放(如智能驾驶测试)、规则突破(如数据跨境流动),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构建“开放协同、特色鲜明、面向未来”的科技研发与高端制造产业体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明确的战略指引。

《产业规划》以琴澳一体化为突破口,通过扩大金融开放、创新服务模式、强化科技赋能,构建“金融业态丰富、服务效能提升、跨境金融创新”的现代金融体系。通过改善澳门金融机构准入门槛、试点跨境资产转让和离岸金融规则,打造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开放高地。借助数字技术驱动金融服务升级(如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开发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金融产品(如知识产权证券化)。依托澳门国际化平台,贯通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形成跨境金融生态。其核心在于通过制度型开放与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实现金融资源向新质生产力的高效配置,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提供关键支撑。

该《产业规划》聚焦中医药、食品及保健品、传统品牌工业三大领域,以“琴澳协同、品牌升级、技术赋能、国际拓展”为核心路径,引导澳门品牌工业向“高附加值、国际化、标准化”方向变迁,通过“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的协同方式破解澳门产业空间与规模瓶颈,推动中医药从传统制造向全球标准升级,食品及保健品向跨境消费品牌转型,传统工业向现代设计服务延伸。其本质是依托横琴空间优势,助推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从“区域特色”迈向“全球竞争力”的跨越。

《产业规划》以“文旅融合、会展驱动、商贸创新”为核心,通过琴澳协同、政策创新与产业升级,打造“国际休闲旅游岛+大健康高地+会展枢纽+贸易中心”的多元产业生态,推动区域经济从单一业态向高附加值、国际化方向转型。通过“场景创新+制度突破+科技赋能”三重驱动,将文旅会展商贸产业从资源依赖型转向价值创造型,为琴澳深度合作与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梁立芳:

《产业规划》主要有5大亮点:一是突出“琴澳产业一体化发展”。《产业规划》中67次提及“琴澳”,专门设置“琴澳产业一体化发展”章节,充分衔接澳门特区政府最新的产业部署,系统部署琴澳一体化推动的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和重点政策。

二是“四新”产业重点领域聚焦。科技研发与高端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数据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重点发展中医药、食品及保健品等制度依赖型产业领域,推动澳门品牌工业集聚发展。文旅会展商贸产业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医疗旅游、文化创意和文娱业态、主题会展和国际会议,培育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离岸贸易等国际贸易新业态。现代金融产业重点发展资产管理、债券市场、融资租赁等澳门多元金融业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现代金融,积极开展跨境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等跨境金融。

三是推动“澳门+横琴”新模式。构建“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吸纳国际科研企业、人才、技术及资本集聚于琴澳。实施“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推进澳门中医药产品结合合作区资源深度联动发展。联合推动更多的“一会展两地”项目、“一程多站”旅游产品、“一赛两地”“一节两办”活动落地琴澳,提升合作区人气商气。

四是前瞻部署一批重点产业项目。《产业规划》提出建设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绿色能源国际认证平台、新一代类脑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规划建设琴澳创新产业园、澳门青年创业谷二期、红旗村文化创意园等一批产业载体项目,加快澳门国际机场横琴前置货站、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等一批澳门重点项目落地建设。

五是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环境。合作区实体经济发展还不充分,“四新”产业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产业规划》提出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新高地,从经营主体培育、高水平人才聚集、市场环境开放包容、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系列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并且将发挥合作区政策研究和规则衔接专责小组作用,创造有利于产业扩大发展的政策红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让政务数据真正“跑起来” 转自:千龙网近日,《政务数据共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出台,并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送温暖 感党恩 庆七一 转自:河北法制报 6月26日,曲周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开展“送温暖 感党恩 庆七一”主题活动,...
华菱钢铁:业绩与中信特钢拉开差... 投资者提问:近年来华菱钢铁业绩从与中信特钢旗鼓相当,逐步拉开差距,目前利润不及中信特钢一半。而公司董...
零距离体验司法审判 沉浸式接受... 转自: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计晓柳)6月25日,廊坊市安次区人民法院邀请廊坊师范学院法学院40...
湘潭电化:锰酸锂产品不适用3C... 投资者提问:董秘您好,请问贵公司的电池材料是否符合3C标准?能否用于生产符合航空公司要求的充电宝?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