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专家成功克隆濒临灭绝的河套大耳猪
创始人
2025-07-02 08:02:11
0

  专家对濒临灭绝的河套大耳猪进行克隆扩繁。

  本报讯(记者 董艳春)日前,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了解到,该院猪育种专家成功完成对濒临灭绝的河套大耳猪的克隆扩繁,标志着我国濒危地方猪种保护取得重大进展。

  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农科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娣教授介绍,团队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进行全国第三次畜禽资源普查时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保护猪种、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河套大耳猪仅剩74头,已属濒临灭绝物种。受农业农村部指派,刘娣团队制定河套大耳猪抢救性方案,历时3年,通过多种技术开展保种工作。今年3月16日,首批克隆猪顺利诞生。

  为什么一定要保护濒临灭绝的河套大耳猪?刘娣介绍,作为国家级保护猪种资源,河套大耳猪像大熊猫一样宝贵。目前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猪有147种,其中8种是从国外引进的,50种是我国专家培育的,其余89种都是纯种的中国地方猪种。任何地方猪种的灭绝,对于生物多样性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对于我国的地方猪种质资源不但要进行保护,还要研究它的种质特性,以更好利用地方猪遗传资源为人类服务。”

  河套大耳猪的克隆是技术人员从河套大耳猪耳朵上提取一个普通的体细胞,将核心遗传物质(细胞核)取出,移植到一个去除了自身细胞核的卵细胞中,从而在实验室里“重构”出一个胚胎。这个胚胎在体外发育到早期阶段后,被移植到普通白猪(作为代孕母亲)的子宫内。最终,这头普通白猪会生下基因完全源自河套大耳猪的克隆猪仔。去年底实施首轮克隆,一共诞生了36头河套大耳猪仔,其中产仔最多的白猪一次产下8头猪仔。

  目前,刘娣教授团队已推动当地建立了河套大耳猪精液库、体细胞库,并进行了血统分析,建立起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自治区级猪保种场。河套大耳猪的数量已经超过500头,其中五原县保种场存栏种公猪、基础母猪及后备猪159头。该猪种已被移出濒临灭绝名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百余件档案见证我国航空遥感创... 转自:千龙网“展览的很多内容,我第一次见,感觉很震撼。科研前辈的奋斗足迹,激励着我们未来要努力践行‘...
湖北红安农商银行被罚47.5万...   7月2日金融一线消息,中国人民银行黄冈市分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湖北红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
嘉麟杰回购股份进展:已达资金下... 2024年6月24日,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
特朗普频繁施压美联储,鲍威尔坚...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连续发声,要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进一步降息,并以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的话题对现任主...
最新或2023(历届)眉山市小... 最新或2023(历届)眉山市东坡区小学一年级新生招生报名工作即将启动,眉山市东坡区的很多家长关心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