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筑牢防汛防线
全市设立避险场所1.6万个
本报讯(陈宝云、王仲国)近日,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承德以科学化布局、精细化管理、全民化参与为原则,精心部署,全力筑牢防汛防线。
在承德县三沟镇,镇文化站经过改造,成为可容纳200人的标准化集中安置点。应急照明灯、折叠床、饮用水和急救箱等物资一应俱全,墙上张贴着醒目的疏散路线图与安置点标志。
今年,承德市通过分区落实、分类指导、强化保障,将村(居)委会办公楼、学校体育馆、闲置厂房等设置为防汛避险场所。目前,全市已设立避险场所1.6万个,其中集中安置场所0.37万个、临时避险场所1.23万个,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
为不断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承德市防汛部门将防灾知识制作成方言版动画、情景短剧等新媒体产品,通过线上平台广泛传播。同时,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农村和家庭,发放宣传单、明白卡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普及避险要点。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防汛安全宣传活动3744场次。
防汛救灾抢险是一场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大考,是一场检验应急抢险救援能力的大战。
隆化县整合当地消防队、森防队成立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配备冲锋舟、生命探测仪等先进装备,定期开展跨区域联合演练,提升复杂环境下的救援能力;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组织当地牧民和商户成立“草原雄鹰”志愿者救援队,发挥他们熟悉地形、沟通便捷等优势,充实基层救援力量;滦平县建立24小时联络通道,制定应急响应预案,确保在断路、断网、断电等极端情形下,救援力量能迅速集结、高效处置……
截至目前,全市2416支专业和群众抢险队伍51704名队员严阵以待,其中72支专业队伍4269名队员已做好防汛准备。
上一篇:解放区自然教科书手稿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