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城”鸡西如何成为全国减污降碳典型
创始人
2025-07-02 07:13:31
0

转自:黑龙江日报

密山市风力发电项目。

光伏发电。

□文/摄 田卜文 本报记者 吴玉玺

来到鸡西市鸡东县的鸡西矿业公司杏花煤矿,推开老锅炉房的大门,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一台台已经停用的老锅炉仍旧屹立在厂房内,成为了企业发展的见证者。

“老锅炉房在1986年随煤矿一同建设,由于年代久远,锅炉设备已经不满足现阶段的环保要求。我们选择关闭这里,在旁边新建一个锅炉厂房。”杏花煤矿环保科副科长迟苹苹说。

一墙之隔的新厂房在2024年建设完成,新购置的锅炉设备符合超低排放标准,并已经开始试运行。墙里墙外,是杏花煤矿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变化,也是鸡西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发展缩影。

近年来,鸡西市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主要抓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高质量绿色低碳转型。2024年,鸡西市入选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近日,鸡西市试点经验做法被生态环境部选为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典型经验做法,并予以全国推广。

近日,记者在鸡西市实地走访,探寻鸡西市在减污降碳方面如何真抓实干,成效几何。

超低排放改造

改造“耗能大户” 变身“节能专家”

“这些老锅炉曾经为井下暖风、矿区供暖和淋浴等提供热量,如今他们已经完成了使命,退出了煤矿发展的舞台。”在杏花煤矿老锅炉房内,迟苹苹介绍,这些锅炉设备是7台10蒸吨/小时燃煤锅炉,废气处理能力达不到现在的环保标准,按照要求进行淘汰,并购置了2台40蒸吨/小时燃煤锅炉。

为了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在建设新的锅炉设备时,配套安装了脱硫、脱硝处理设备,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均实现了达标排放。

“这不仅更好地履行了我们作为企业的环保主体责任,也是帮助我们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的锅炉设备投入使用后,不仅供热能力得到了提升,运行成本也大幅度降低,每年可以节约成本约150万元。”迟苹苹说。

近年来,鸡西市持续推进燃煤锅炉治理,对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和2蒸吨/小时及以下生物质锅炉进行淘汰,并对保留的锅炉全面排查,确保达标排放。此外,鸡西市协同推进电力和焦化企业超低排放与节能降碳,加快现役机组节能升级和清洁化改造。

在大唐鸡西第二热电有限公司,这里的2台燃煤机组承担着鸡西市1191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连日来,企业对2号燃煤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在施工现场,工人们与大型机械忙碌作业,一派火热景象。

“我们从2024年开始超低排放改造,通过采用半干法脱硫、布袋除尘等技术,实现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1号机组已于2024年11月份完成改造,改造后大气污染物削减量均达到50%以上。”企业设备部主任邵垒介绍,2号机组改造土建施工和基础设施已开始建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抢抓工期,确保在今年年底完成改造。

优化能源结构

摆脱“煤电依赖” 实现“绿能领跑”

因其丰富的煤炭资源,鸡西市的发电行业曾经以煤电为主。随着鸡西市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抢抓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机遇,不断深入挖掘风力、瓦斯等清洁能源潜力,加快布局风力发电、瓦斯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行业。

从鸡西市的地理环境来看,不难发现,这里的地形开阔,风资源丰富,风速条件良好,具备发展风力发电的先天优势。此外,鸡西市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和电力设施,也为风力发电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在鸡西市密山市,40台高耸的风力发电机组伫立在厂区中,在风力的带动下,巨大的扇叶缓缓转动,每年为电网提供6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场面十分壮观。

项目建设方国电投五凌电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密山市200兆瓦风电项目总投资17.6亿元,于2023年8月开始建设,2025年4月完成全部建设内容,目前已经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瓦斯是煤矿开采时的副产品,也是鸡西市发展清洁能源发电的重要能源之一。在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中,鸡西市提出,加快瓦斯发电站建设,实现低浓度瓦斯发电,提升瓦斯利用率。

在鸡西市城子河煤矿东部瓦斯发电站,煤矿抽采的瓦斯通过管道输送到这里进行发电。“以前瓦斯直接通过抽排系统排放到大气中,瓦斯发电站建设后,自发自用,实现了循环利用。”鸡西矿业公司所属隆昇发电公司生产经理夏侯剑峰说。

夏侯剑峰介绍,隆昇发电公司共有13座瓦斯发电站,总装机容量44.6兆瓦。截至今年6月末,发电量达13.3亿千瓦时,瓦斯利用量5.4亿立方米,节约标煤约1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23.3万吨,达到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目的。

煤矸石山治理

治愈“生态伤疤” 挖掘“绿色财富”

在鸡西市各处矿区,都会有由废弃煤矸石垒砌而成的小山,这些煤矸石山的环境污染和隐患问题,曾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中被指出。

当记者来到龙煤鸡西矿业公司城山煤矿正阳一采区,这里曾经灰蒙蒙的煤矸石山如今变成了绿意盎然的青山。

煤矸石山治理项目方负责人介绍,在治理过程中,创新采用了高分子团粒喷播生态恢复治理技术。通过把泥浆、团粒剂按比例混合,高压喷射到矸石山坡面,形成了不易流失的人工土壤,再将适合当地生长的刺槐、紫穗槐、紫花苜蓿等8种植物种子喷播在山体表面,进行生态修复治理。

经过2年的养护,治理完成后的煤矸石山与周边植被融为一体,满山变绿,消除了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隐患。

位于鸡西市恒山区的鸡西矿业公司张辰煤矿,这里的煤矸石山已经不见,而是变成了由一块块光伏发电板组成的蓝黑色“海洋”。

隆昇发电公司副经理王成龙介绍,通过将平整治理后的煤矸石山与光伏发电有机结合,既达到了治理煤矸石山的目的,又实现了矿区用电绿色化,有效减少了燃煤使用量,从源头削减污染物排放。

“移山造海”非一日之功。截至目前,鸡西矿业公司已建设完成光伏发电规模达30.46兆瓦,年均发电能力约40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4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万吨。

鸡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推动煤矸石山治理,鸡西市建立了我省首个绿色金融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信息共享与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座谈,帮助鸡西矿业公司与银行对接,达成绿色信贷合作意向,顺利解决企业煤矸石山治理资金问题。

据了解,鸡西市计划完成全市21处、3548.24万吨历史遗留煤矸石堆场整治任务。2022年至2024年,鸡西市已经完成12处、1339.6万吨历史遗留煤矸石堆场整治,计划于2025年底前完成剩余9处、2208.64万吨历史遗留煤矸石堆场整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麦琳承认短视频模仿并致歉 2025.07.02近日,麦琳社交平台账号发布的一则制作夏日冰浆的短视频被网友质疑洗稿抄袭, 7月2...
浙江开通首条直达中亚地区货运航... 中新社杭州7月2日电 (奚金燕)7月2日凌晨,随着航班号C6622的波音767全货机从杭州机场起飞,...
货舱内发现“偷渡蛇”,澳大利亚... 据英国天空新闻网当地时间7月2日报道,澳大利亚第二大航空公司维珍澳大利亚(简称“维珍澳洲”)一架航班...
9月饲料降价预告,五年来首次!... (转自:猪兜)据外媒消息,自2019年中国政府批准阿根廷进口以来,中国企业已订购首批阿根廷豆粕。这批...
中国外运回购A股股份进展:已回...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日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进展公告,披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