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评论员 白木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今年2月,《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在星城长沙,邓学东、彭泽琦、李子玲、谭荒芳等“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虽已步入晚年,却初心不改。他们建设家乡、回报社会、服务人民、关心下一代……持续发光发热。
党员干部应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学习与传承“五老”优良的家教家风,以家风正气涵养初心使命,用清正廉洁筑牢信仰之基。
为何要学?家风系社风,传承正当时。
“五老”群体或亲历烽火、或投身建设、或参与改革,其人生历程沉淀着党的光荣传统、红色基因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他们的家教家风,堪称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精神富矿。学习其家风,既是汲取榜样力量、筑牢个人德行之基,更是汇聚万千家庭之力、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的时代要求。
学什么?赤诚映丹心,精神永流传。
“五老”的优良家教家风,蕴藏着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核心有三点——
一是深厚的家国情怀。他们将个人与家庭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兴衰紧紧相连,毕生奋斗不息。其家风浸润着“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诚,教导子孙心怀“国之大者”,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二是坚定的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已融入血脉,即便退离岗位,他们仍心系社会、关爱他人,以点滴言行诠释奉献真谛。这种精神融入家风,滋养着后辈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公德心。
三是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搏,退休后仍发挥余热,将经验智慧倾囊相授。这份“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默默奉献,是其家风的精髓,传递着不求回报、甘为人梯的正能量。
怎么学? 知行贵合一,薪火代代传。
学习“五老”家风,重在落实,贵在传承。我们首先要明晓其义,主动走近“五老”,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治家心得,阅读相关记载,深刻理解其家风背后蕴含的信仰、情怀与精神实质。
我们更要躬身践行,从自身做起,从家庭着手,将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诚实守信等美德落实于日常点滴。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助人为乐、热心公益、服务社会。领导干部尤须以身作则,带头立家规、正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家风好,则党风政风正;党风政风正,则社风民风淳。让我们学习、践行、弘扬“五老”优良家教家风,让蕴含其中的家国情怀、为民初心、奉献精神在星城大地遍地开花,汇聚成涵养时代新风、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
上一篇:主播戴党员徽章,亮身份可嘉,当营销道具不宜 | 星城夜谈
下一篇:铁血骁将誓守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