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近来,日本西南部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及其附近海域地震频发。据不完全统计,自6月21日以来,该区域已经连续发生了超过660次地震活动,最高震级达到5.1级,且地震活动仍在持续。受此影响,当地旅游活动已经暂停。随着时间进入2025年7月,日本漫画家龙树谅在其作品中关于“2025年7月5日凌晨4时18分将发生大灾难”的所谓“预言”成为热议。两者相加,不免引起日本社会上的阵阵恐慌。
龙树“预言”大受追捧
龙树谅的所谓“预言”之所以引起社会关注,还要从她1999年出版的单行本漫画《我看到的未来》一书说起。这本漫画据介绍说是龙树将自己在梦境中见到的画面绘制成图,经过整理后出版发行。而该书封面上一幅标有“大灾难在2011年3月”的插图,竟与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的灾害相吻合。由此,人们大呼龙树谅是一位“梦境预言家”。当年印刷数量很少的那本漫画书也因此倍受追捧,有的拍卖平台甚至炒到50万日元(约合2.5万人民币)的高价。
从2020年左右开始,龙树谅因所谓“准确预测”东日本大地震而受到一些人强烈追捧。2021年10月,龙树谅又对原书增加部分解说,出版了新书《我看到的未来 完全版》。新书介绍了她本人在7月5日梦到的火山喷发和巨大海啸的灾难“梦境”。在该书的后记部分,作者更是明确写道:“如果将梦境的日期具体化的话,下一次大灾难将在2025年7月5日发生。”
地震不断引发恐慌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多火山运动和地震灾害。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惨状至今让人心有余悸。之所以有关7月5日会发生灾难的话题能引发社会恐慌,大概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1923年的日本关东大地震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时至今日,该地震已经过去了百年有余,但其深远影响仍在日本社会、城市规划和防灾体系中清晰可见。日本气象部门更是发布预警,宣告日本未来30年发生强震的概率已提升到80%。
二是日本国内近来有关日本南部海域的海盆地带正在酝酿着新的大级别地震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日本国内称之为“南海海盆地震”。此外,由于吐噶喇列岛地震不断,关于所谓“吐噶喇法则”的传言也成为日本社交媒体热门话题。该传言称,吐噶喇列岛频繁发生地震后,日本国内其他地区将发生大规模地震。
三是日本火山活动和地震频发,位于九州南部的雾岛山的新燃岳于6月22日下午突然喷发,烟雾一度高达500米左右。同时,由此往南的海域地震不断,自6月21日以来已累计监测到超过660次小规模地震,最高震级5.1级,超过4级的地震也有数十次之多。
在上述相关因素作用下,再加上龙树谅所谓“预言灾难日期”的临近,日本国内也出现了一定的恐慌情绪。此外,自5月以来前往日本南部的游客明显减少,部分地区大幅缩减6月末到7月初的赴日航班,机票预约也大幅下滑,进一步提升了恐慌情绪。日本电商平台上的防灾包热销,视频平台上有关“日本大灾难预言”的播放量“疯涨”,甚至就连日本的一些小学生也开始私下交换有关7月5日大地震的信息。
官方驳斥“灾难预言”
6月13日,日本气象厅长官野村龙一在记者会上公开驳斥“灾难预言”。他称,以目前的科学知识水平,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大小是不可能的,并认为“(像预言)那样的预测信息就是谣言”。
关于所谓“吐噶喇法则”的传言,多名日本学者也纷纷驳斥这种说法。熊本大学海洋火山学副教授横濑久芳说,该传言“没有科学根据”。而科学界的共识是,地震可以预警,但无法准确预测。
“灾难预言者”龙树谅本人,也对此前的著作内容做出了新的表态。龙树谅日前在其自传体新作《天使的遗言》一书中强调“7月5日不一定会发生大事”,“从结果看,(我所看到的未来)主要是按照出版社的意思出版的,有不少违背其个人意愿的地方”,暗示此“预言”非其本意。
谣言止于智者,作为自然灾害频发、地震不断的日本,做好日常防灾准备或许比相信某些所谓“预言”更为重要。
原标题:《7月5日日本将有大灾难?一则谣言何以让岛国恐慌》
栏目主编:刘畅 文字编辑:沈钦韩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文汇报 刘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