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黑龙江日报
□冉叶虹
“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发展已成为区域长远发展的关键。区域绿色金融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了助力,也引导传统企业向低碳方向转变,有效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效益提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对绿色金融发展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之间存在耦合关系,绿色金融通过金融手段控制碳排放总量,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进而促进低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定政策法规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从绿色金融与低碳产业两方面细化考量标准,利用法律法规约束性明确环境责任及侵权连带责任,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为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由立法机构、法务人员统筹协调,对碳排放、污染排放等环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明确规定,确保法律监管的执行效率,并对自然资源产权进行明确划分,督促企业高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绿色金融引导作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考虑到监管制度的有限性,相关立法部门应动态调整法律法规,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应落实绿色金融与低碳发展政策,根据区域实际情况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持续跟进并考察政策落实情况,设定适合本地区的绿色发展指标,利用政策引导作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完善绿色金融服务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及产业发展状况修订绿色金融绩效评估体系,制定适合绿色发展的市场规则及标准,拓宽绿色金融的影响范围。
创新绿色金融服务
加快经济绿色转型
金融部门应开发多样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产品,为经济绿色转型提供支持。开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金融产品,针对中小型企业提供风险可控、融资门槛低的绿色信贷服务,针对大型企业开发长期绿色债券,差异化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建立绿色金融标准及评价机制,在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的同时,利用风险补偿机制降低企业绿色转型风险;加大绿色金融产品的投放量,拓宽绿色金融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服务范围,并在试点区域实行碳期货、碳期权、绿色证券等新金融产品,经试点探索后将成功的金融产品进行全国推广。资金是绿色金融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除依赖商业银行融资渠道外,金融机构应加大金融产品研发投入,开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衍生品,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选择,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扩大金融服务的信息来源,通过数据高效整合扩大绿色金融服务范围。绿色金融信息披露能科学把握融资需求,解决传统信息不公开引发的服务精准度欠佳问题。相关部门应利用现代技术从环保部门、企业年报、网络媒体等渠道广泛收集企业环保相关数据,协助金融机构提前设置风险预警,同时精准识别潜在客户群体,鼓励拥有绿色技术的企业做大做强。
探索区域协同发展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经济绿色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生态环保并非以区域进行划分,而是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联。但考虑到各省份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耦合性差异较大,应摒弃依据地理划分的传统思维模式,积极构建区域合作交流机制,发挥区域协同作用驱动经济绿色转型发展。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应共同拟定区域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发挥各区域资源优势,明确产业定位及发展重心,将产业链不同环节合理分布于各省市,实现差异化的产业协同发展;共同设立区域发展基金、区域性绿色债券等产品,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借鉴其他省市成功经验强化产业协同发展,确保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面临问题各不相同,除积极构建区域协同发展规划外,还应充分释放区域自身发展潜力。东部地区金融体系健全,人口密度大、资源匮乏,区域金融机构应将资金投放到低碳技术研发、环保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发展;西部地区资源充足,经济发展缓慢、绿色金融体系水平低,应发挥绿色资源优势吸引东部地区绿色资本,重点发展风能、光能、水电等清洁能源,通过跨区域调配解决东部能源短缺问题。
协调职能部门与市场关系
提升绿色金融实践成效
虽然职能部门在区域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耦合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应正确处理职能部门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发挥职能部门引导与市场监管作用,协同提高绿色金融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效能。职能部门应加大绿色金融宣传力度,引导人们认识到绿色债券的优势及应用范围,引导投资者关注绿色债券;发行绿色债券,同时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及社会力量购买绿色债券;以投资补助、财政补贴等正面激励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参与低碳项目投资;设置咨询服务窗口普及绿色保险知识及案例,提高绿色保险产品发行率及购买率,促进绿色资金向低碳经济领域流动。同时,制定严格的绿色金融市场准入与退出限制,规范并严格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及手段,强化信贷服务支持力度;严格监管信贷审批及投资活动,确保低碳资金流通、资源配置相关信息的透明化,防范洗绿、漂绿等不良行为,确保绿色资金的规范化使用。
绿色金融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不仅带动了本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发挥区域协同作用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与此同时,低碳经济发展催生绿色金融需求,正向促进了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
(作者单位:重庆移通学院数字经济商学院)
上一篇:迈向国际化 广元文旅打好三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