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区越来越好了!原来……
创始人
2025-07-01 07:56:58
0

(转自:无锡日报)

在无锡的寻常巷陌间,一股源自基层的治理“活水”正悄然涌动。当党支部的根系深扎进小区楼栋,当党员的身影活跃在群众身边,那些曾经困扰社区的“老大难”问题,开始有了充满智慧与温度的解法。

连日来,记者穿行于锡城多个小区,亲身感受深化“把支部建进小区”工作如何撬动资源、凝聚人心,让治理的“最后一米”焕发出蓬勃生机,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充满烟火气的“幸福邻里图”。

小区来了“合伙人”

急难愁盼有解法

早上10点,瑞扬家园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已是热气腾腾。老人们排队量着血压话家常,二楼乒乓声清脆,居民们穿梭在各个活动室。“从早八点到晚八点,这儿人气就没断过!”小区党支部书记过韫羽笑着说。

翻开小区6月以来的“固定服务日”清单,便民理发、家电维修、保健养生等服务项目更是琳琅满目。这背后,是“小区合伙人”的创新机制在发力。瑞扬家园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当起了“资源红娘”,深度联合21家党建联建单位,将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为小区治理引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喏,这些好事儿都是‘合伙人’一起办的!”驿站常客老叶热情当起讲解员。

他掰着手指数:居民头疼新能源汽车充电难?党支部牵线,物业迅速建起28个充电位;出行不便?无锡公交集团中南分公司党总支把“萌萌巴”开到楼下,就医上学不再愁;孩子假期“看护难”?无锡城职院传艺学院党总支送来了托管服务;垃圾分类推广遇阻?扬名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党支部包车带大家去示范点取经……“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合伙人’联手就办成了!”

同样尝到“合伙人”甜头的还有稻香新村。

漫步在崭新的彩虹步道上,“辰光里”滨锋驿家、“梧桐里”幸福餐厅、“童梦里”博爱家园三大服务阵地串珠成链,一老一小的欢声笑语随处可见。这得益于小区功能型党支部打造的“邻里服务圈”,更离不开实力“合伙人”的鼎力相助。

市城管局机关四支部就是稻香新村的“硬核合伙人”。针对小区周边网红店聚集、停车难顽疾,支部党员亮出“专业牌”:“我们就是管停车的!”城管队员杨紫铭等现场办公。

很快,稻香路中段结合改造扩建出46个潮汐停车位,买菜接娃顿时轻松不少。面对更棘手的唐巷路拥堵问题,小区党支部书记顾雪窈说,正借助城管力量,联动商业停车场错峰共享,并纳入旧改计划增划车位。

“合伙人”们还化身“清道夫”,规范流动摊贩、清理大件垃圾、维护共享单车秩序,让街巷重归清爽,“烟火气”里透着文明范儿。

从瑞扬到稻香,“小区合伙人”如同一块块精准嵌入的拼图,补足了社区资源的短板,更拼出了居民触手可及的“微幸福”。党组织牵线搭桥,“合伙人”各展所长,靶向破解治理难题,让温馨和谐的邻里图景在无锡各个角落生动铺展。

“啄木鸟”与“观察员”

银发力量啃下“硬骨头”

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需要党组织搭建舞台,更需要群众成为主角。

“又有飞线充电!”70多岁的蒋晋伟小跑过去,手机“咔嚓”一拍,照片立刻跳进“啄木鸟”微信群。这支平均年龄65岁的市容纠察队,由社区、物业、城管、户籍警及党员群众代表组成,去年成立以来,已从20人壮大到93人,成了五星家园最忙碌的“银发侦探团”。

清晨的薄雾里,蒋晋伟的运动鞋已经沾满露水。他每天的微信步数雷打不动15000步,最高纪录50000步——哪家乱堆杂物、哪处绿化带藏了垃圾,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最硬的“骨头”还得老蒋出马。遇到居民破墙开门、违规搭建、乱堆乱放不听劝?老蒋拉上城管小单唱“红白脸”。“老张啊,这堵墙可不能拆,咱们得为整栋楼安全着想……”一个讲邻里情,一个亮证说法,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大门内的抵触情绪化为理解配合。

一年来,这群“啄木鸟”啄掉了500多个社区顽疾。办公室那摞高高的巡查台账,密密麻麻记满了他们的“战果”。最近,今年的第三封感谢信送到了大家手上:“你们真的像啄木鸟,守护着社区的‘健康’!”

而在怀仁东苑小区,架空层改造的难题被佩戴着“居民观察员”袖章的老党员朱惠兴“盘活”了。当小区党支部推出“同心HUI仁”架空层活化方案,他便挨家挨户敲门,聆听邻居们的心声:“想有个书报角看看报”“盼着弄片小天地养养花”……这些期盼被他一一记下。

在热气腾腾的“HUI民议事会”上,他将居民的心愿原汁原味地带给了小区党支部。

小区党支部迅速响应,选定楼栋试点改造。朱惠兴更忙了,他穿梭在工地和邻里间,一边传达进展,一边收集新点子。在他细致入微的沟通下,“植物长廊”绿意盎然,“儿童友好空间”笑声不断,原本割裂的架空层“串珠成链”。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像蒋晋伟、朱惠兴这样的“啄木鸟”“观察员”,既是民意的“传声筒”,也是支部运行的“监督员”,他们让小区党支部的“眼睛更亮、耳朵更灵”。

“红色业委会”晒出“明白账”

破解“信任困局”

走进新吴区梅里香舍小区,平整的沥青路面、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崭新的车库雨棚,处处彰显着小区的蜕变。

然而三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车位“一位难求”、环境脏乱不堪,物业与业主矛盾尖锐,物业费收缴率一度跌至40%的“冰点”。“我们交的物业费到底花哪儿了?”“钱交了,服务在哪?”居民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转机始于小区功能型党支部的成立。在吴泰社区党总支的推动下,梅里香舍创新组建“红色业委会”,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业主党员带头,小区居民共同参与,让党旗飘扬在小区治理一线。

“破解信任危机,必须从‘钱袋子’破题。”社区党总支书记许璋说。红色业委会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给小区公共收益算了一本“明白账”——广告位租金、停车费、通信基站维护费……每一笔收入都登记造册,每一分开支都在业主群“晒单”,律师党员全程审核合同,23名党员和退役军人组成的“红色监管员”队伍实时监督。

如今,这本“明白账”越记越厚:1400平方米路面拓宽、135个新增车位、2200平方米雨棚翻新……更让居民惊喜的是,去年底每户还领到了来自公共收益的“年终福利”——每户1提抽纸、2.5公斤洗衣液和5升食用油。

“现在交物业费,大家心里透亮!”业委会主任马开金感慨。物业费收缴率从40%飙升至97.3%的背后,正是党支部牵头的“阳光治理”消融了积怨。

在深化“把支部建进小区”的实践中,梅里香舍的“红色业委会”模式颇具代表性。通过小区党支部牵头带动、党员监督引领,不仅打通了公共收益的“透明通道”,更构建起“居民共议—支部统筹—多方协同”的治理闭环。

正如许璋所言:“把支部建进小区,进的不仅是阵地,更是民心。算清了‘经济账’,也就打开了‘信任门’。”

 在无锡,小区党支部不仅是建在公告栏上的组织架构,更是刻在居民心坎上的信任坐标。

从“物理嵌入”到“化学反应”,从“单打独斗”到“群策群力”,“把支部建进小区”正在书写着这样的治理辩证法:党组织的组织力有多强,基层治理的活力就有多旺;党员与群众的距离有多近,社区发展的路子就有多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郑志刚全面退出!882亿港元再...   6月30日,新世界发展(HK00017,股价5.7港元,市值143.45亿港元)公布两则重要变动...
洪灝:高股息投资策略之谜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洪灏 系莲华资产管理...
高考志愿填报 | 报考军队院校... 和陆军兵种大学同日成立的新军校还有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和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三所新军校均为高等教育...
内蒙古队晋级十五运会毽球项目决... 转自:草原云6月30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获悉,6月25日至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
“安”字为先筑防线 “全”力守... 转自:黄山在线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市安防办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