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忠健 焦强 本报记者 徐东周
自2022年建设完成并于次年投入全面运营以来,河北省石家庄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服务资源22108项,汇聚服务机构114061家、专家261人,累计开展咨询服务、资料共享、互动交流及入企帮扶等各类服务9077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459项,处理具体需求2607个。
近年来,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围绕企业质量提升堵点和痛点,按照“无事不扰、有事即到、做足功课、精准服务、突出实效”原则,出台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政策措施,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据介绍,该局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质量需求,整合标准、计量、认证认可、质量奖申报、助企引智、金融和人力资源等九大核心服务,聚合质量管理、专家团队、数据统计等九大功能区,打造“线上平台﹢线下中心﹢N个园区工作站﹢服务驿站”立体化服务网络,形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矩阵。
该局打造“石家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网”数字化平台,整合标准查新、计量校准、认证咨询等32项服务功能,形成“全网通办、进度可视”的智慧服务体系,实现线上平台“零距离”服务;在鹿泉区、高新区等产业核心区,布局实体服务站点,整合专家智库资源、搭建检测设备共享系统、设立特种设备安全咨询专窗,形成“定制服务﹢专业支持”的线下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线下中心“近距离”互动;在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基地等重点园区,配置专业工作站,深度对接产业链核心环节,构建“需求即时响应、问题现场处置”的快速服务机制,实现园区延伸“短距离”响应;围绕企业需求构建全流程服务链,从业务咨询到结果反馈,打通信息壁垒、简化审批环节、优化技术支撑,形成高效服务生态,实现服务驿站“零障碍”跟进。数据显示,“石家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网”数字化平台运行以来,企业业务办理周期压缩40%以上,服务满意度提高至95%以上。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创新构建“全周期﹢精准”服务机制,以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发展主线,聚焦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及不同规模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将精准服务理念贯穿于企业初创培育、成长壮大、成熟运作乃至转型升级的全过程。
该局强调,初创期“强基础”,针对初创企业推出免费支持套餐,包含计量设备校准、基础标准培训及质量管理体系搭建指导,累计帮扶小微企业800余户,协助300家新设企业完成首套标准化建设;成长期“补短板”,面向规上企业实施“质检诊断﹢技术攻坚”专项行动,联合高校、检测机构组建专家服务团,为鹿泉电子信息企业解决芯片检测精度、智能终端认证等卡脖子问题120余项,推动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5%;成熟期“创品牌”,定制“质量奖培育计划”,提供覆盖全培育周期的精准辅导,内容涵盖卓越管理体系构建、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及申报材料优化全流程,2024年助力12家企业获评省市政府质量奖,带动相关企业平均营收增幅达18%。
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构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有效整合质量要素资源,实现服务载体与服务能级的双重跃升。
该局创新推行检测资源共享、认证服务集成等机制,平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30%,办事周期压缩50%;累计开展计量校准服务企业超1200家次,指导800余家企业完成标准体系优化,助推200余家企业取得质量认证资质,实现单企年均降本15万元。目前,石家庄市主导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68项,培育省级以上质量标杆企业16家;重点在新一代电子信息领域实施标准引领工程,推动产业链合格率提升至98.7%,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幅达22%,确立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地位。依托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石家庄市培育省、市政府质量奖企业12家,打造“石家庄智造”区域品牌矩阵;2024年,该市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12家,其中90家获得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质量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