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盘锦绕阳河晨光熹微。一座由角钢和扁钢焊接而成、高达15米的人工筑巢平台上,两只羽翼渐丰的东方白鹳幼鸟依次展开翅膀,乘着上升气流盘旋飞向湿地深处,在天幕上划出生命初翔的优美弧线。巢中仅剩的幼鸟“老小儿”专注地梳理羽毛,不时抬头凝望远方——几天前,它的另一个兄长已率先离巢。
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的志愿者首次完整记录下这窝“鸟界国宝”从破壳到振翅的110天成长历程,也见证了钢筋骨架之上悄然生长的生命奇迹与人类善意的温暖交融。
素有“鸟界国宝”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对盘锦辽河口湿地情有独钟。然而,其偏好选择高压输电铁塔筑巢育雏的习性,给高压输电铁塔带来了严峻挑战。鸟类的酸性排泄物极易引发线路短路故障,严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025年2月14日,凝聚着盘锦市民智慧与善意的方案落地。供电公司的工程师精心施工,6座由角钢和扁钢焊接而成、高达15米的人工巢基座稳稳耸立在湿地之滨。巢体坚固防腐蚀,底部铺设防水层,周边保留着丰富的觅食湿地。“今年咱们的‘老房客’,终于能搬进安全敞亮的新房了!”现场一位老电工欣慰地说。
3月6日,春寒料峭中,第一对东方白鹳夫妇翩然降临新落成的“高台”。它们谨慎观察后,不辞辛劳地从湿地里衔来枯枝,在这钢铁基座上筑巢。4月,4枚鸟蛋在巢中静待孵化。其间,东方白鹳父母展现了深沉的守护本能:雌鸟长时间伏孵,雄鸟忠诚警戒;风雨突袭时,雄鸟张开宽大双翼,如伞般护住鸟蛋和归巢的伴侣。
4月15日,新生命破壳,4只毛茸茸的雏鸟带来了无限生机。自此,这对“父母”化身不知疲倦的“渔夫”和细心的“厨师”,频繁往返湿地捕鱼,并将鱼肉撕成小块哺育幼雏。巢下,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会长刘德天带领团队,通过监控系统24小时守护着它们的成长。当一只率先离巢的亚成鸟数日后飞回,久久盘旋,探望巢中幼小的弟妹时,监控室内响起欣慰的笑声——这归鸟的眷恋是对守护者最深情的回馈。
6月,成长如期而至。14日,首只幼鸟勇敢离巢;20日,两只幼鸟结伴初飞;23日朝霞满天,“老小儿”也终于奋力跃离巢缘,在父母的凝望中,汇入湿地辽远的晨曦。至此,这户入住“爱心公寓”的东方白鹳家庭,成功繁育的4只幼鸟全部平安离巢,翱翔蓝天。
志愿者负责人感慨万千:这110天的守护,不仅是一场生命成长的见证,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当看到东方白鹳幼鸟在人工鸟巢中健康成长、展翅高飞,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怀着敬畏之心、付诸行动之力,就能让更多人加入生态保护的行列,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的多彩与生机。
本报记者 王罡 徐刚
上一篇:宁波: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上半年“股王”是它,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