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本周展开外交高层互动,专家:中欧关系处于关键战略调试期
创始人
2025-07-01 07:11:04
0

【环球时报驻法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尚凯元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沈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自6月30日开始对比利时、德国和法国进行访问。法新社称,此次访问正值北京寻求加强与“老欧洲”的关系之际。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当政、持续将中国视作战略对手的大背景下,北京希望在中美紧张之际稳住与欧洲的关系。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前中欧关系处于一个关键的战略调试期,加强战略层面的相互理解和认知,有助于双方精准定位彼此的角色,修复战略信任,为双边关系注入稳定预期。

在布鲁塞尔,王毅将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举行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在德国,他将与新任外交部长瓦德富尔举行会谈,这是王毅自今年5月德国新政府上台以来首次访德;在法国,王毅将会见法国外交部长巴罗,后者曾于今年3月访华。在布鲁塞尔期间,王毅还将同比利时首相德韦弗、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普雷沃分别会见、会谈。

关于中国外长此行到访的德国、法国和比利时三站,姜锋认为三国均在中欧关系中具有关键作用。德国在经贸与科技领域对华关系最为紧密,因此中德对产业、技术等务实合作的探讨尤为关键;法国则更注重其全球地位和政治影响力,中法在战略层面的沟通具有引导意义;比利时虽然体量小,但作为欧盟总部所在地,在金融合作及对中欧关系的“润滑”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作用。姜锋表示,加强与三国的双边互动,也有助于整体推动中欧关系的稳定发展。

德国《明星》周刊6月27日称,中国和欧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欧峰会计划于7月底举行,以纪念中欧建交50周年。然而,目前双方关系紧张,在汽车、电子、钢铁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存在摩擦。德国《商报》在谈到王毅访欧时写道,这将是他今年第二次访问德国。今年2月,王毅出席了慕尼黑安全会议。当时,他的到来很大程度上是北京魅力攻势的体现。但自那以后,中德关系基调愈发紧张。目前,德企正遭受来自中国稀土等关键原材料出口管制的冲击。稀土出口问题预计将成为新焦点。

法国媒体预计,俄乌冲突依旧将成为中国外长欧洲之行的一个重要议题。与此同时,科技领域的安全问题亦浮现为潜在争议点。德国方面日前以数据保护为由,要求苹果和谷歌将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的应用程序从德国区苹果和谷歌应用平台下架。这一最新动向预计也将在本轮中欧接触中成为各方密切关注的议题。

姜锋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当前欧洲存在三大恐惧:俄方的安全威胁、被美国抛弃的焦虑以及被中国赶超的担忧。如何解除欧洲对中国发展的“威胁感”,使其转化为“机遇感”,将是战略对话的关键。同时,应在经济、科技、教育、人文等领域落实具体合作安排,构建更加成熟、稳定、均衡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多家媒体在报道中欧加强接触时都会提到美国因素。法国24小时新闻台6月30日称,中国外长周一出访欧洲“寻求更紧密的关系,为世界提供一个‘稳定之锚’并抗衡美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欧近期的高层对话和互动是根据事先安排好的外交议程展开,具有长期性与计划性,并非“应急式应对”美国压力的策略行为。王朔说,中欧对话难免会涉及美国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欧互动是“针对美国”或“以美国为中心”。事实上,正是由于美国在国际体系中所采取的单边主义政策,才使得世界很多国家在双边或多边对话中不可避免地要讨论与美国相关的问题。

王朔认为,欧洲在与中国交往中,更多是根据自身利益灵活互动,追求动态平衡。一方面,欧洲作为西方阵营的一部分,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保持一致;但另一方面,欧洲不希望完全受制于美国,尤其在经贸议题上不愿被美国“勒索”太多利益。近期高频的交流沟通将有助于欧洲“更理性、更全面”地看待中国,但将中欧合作简单化为“借势对付美国”,则忽视了中欧合作背后更深层次的全球治理逻辑和共同责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宇通客车涨1.01%,成交额1... 7月1日,宇通客车盘中上涨1.01%,截至13:01,报25.11元/股,成交1.43亿元,换手率0...
鞍钢股份涨1.29%,成交额4... 7月1日,鞍钢股份盘中上涨1.29%,截至13:02,报2.35元/股,成交4431.25万元,换手...
唐朝高官王旭,最后栽在仆人手中...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王旭究竟有怎样的故...
联合利华饮食策划资深厨务顾问钟...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瑶界面新闻编辑 | 汤威在6月19日举办的2025中餐先锋联盟盛典上,联合利华饮...
水电板块强势 乐山电力涨幅居前   07月01日消息,截止13:05,水电板块强势,乐山电力、西昌电力、明星电力等个股涨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