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树的格局)
小伙伴,今天咱接着聊光启。作为超材料领域的佼佼者,光启深耕的正是隐身技术这块儿,而且在隐身超材料领域,它牢牢握有定价的话语权。
先讲个实在话:定价权,听着牛,背后都是血汗泪砸出来的坑。超材料,尤其用在高端领域的隐身超材料,它不是个螺丝钉,到市场上随便挑挑拣拣比个价就行。这东西,往深了说,就是给国之重器“穿隐形衣”的。谁都能做吗?当然不!这里头门槛高着呢。光启从十几年前就憋着劲死磕,实验室里泡秃了多少脑袋,生产线砸进去多少真金白银?
事实上,想做出稳定、可靠、批量、能在极苛刻条件下(天上飞的、海里游的那些)完美工作的玩意儿,整个地球上,就光启一家。就这么个局面,你说光启定价没点话语权,那还真不行。客户是金主爸爸没错,但真正高精尖的东西,是看谁手里握着那把“唯一能开锁的钥匙”。
这定价权啊,它不是你坐地起价耍花枪。核心是什么?是价值!光启卖的不是一斤铁一斤铝,卖的是“不可替代的能力”。客户要的是什么?是在最关键的地方,不被看见,能保平安,能完成任务。这玩意值多少钱?这账没法按原材料斤两算。这背后是成百上千亿装备的价值,是整个体系作战能力的提升。
你说光启隐身超材料,为啥这么金贵?因为它能让价值几个亿甚至更多的大家伙,关键时候活下来、打出去!这账本,客户心里门儿清。所以定价,表面在讨论材料价格,深层是在为这份独特的、能救命、能打仗的能力买单。光启不是瞎定价,是基于真正给客户创造的核心价值——这个价值有时候是保命的,是无价的。
再说更深一层的思考。光启死咬着这块不松口,其实是在争一个东西:战略技术的自主权。你想想,未来战场也好,尖端装备也好,谁能自己掌握核心命脉,谁能定义标准,谁就能笑到最后。
定价权是个表相,它背后是光启这整套体系能不能立得住、说上话:从原理突破、设计仿真、实验室样品,到大规模制造、质量保证体系。全链条打通,不仰人鼻息,这才有底气说“这玩意儿该怎么定”。如果光启自己半瓶子醋,关键工艺、材料、装备还得求爷爷告奶奶,那你凭啥要定价权?人家甩个脸子,你就得趴窝。
所以光启敢谈定价权,底气就两条:第一,真功夫在手,这东西离了我不行(至少目前阶段关键点上不行);第二,光启定的价,对得起这个技术创造的战略价值,它不是暴利,而是对尖端创造力的合理回报,是支撑公司持续疯狂投入、保持领先的“燃料”。没有持续的、像烧钱一样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领先就是昙花一现。定价权背后这份回报,是保证公司下一代技术能继续往前拱的核心动力。
总结
在尖端领域,真正稀缺的硬科技就像武林里的绝世秘籍,练成了自然有议价的份量。光启在隐身超材料这条道上,咬着牙把秘籍啃下来了,练成了独门的功夫,那这“定价”就不是空中楼阁,是扎扎实实的市场选择和战略价值。
光启不是追求垄断暴利,公司是为这份独一无二的创造力和保障能力定价。没有这份底气带来的“价值确认”,投入巨大、风险极高的前沿科技研发根本玩不下去。这权,不是权,是命根子!要活下来,要往前冲,就得握住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