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雨)6月27日,贵州理工学院举行了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启动会,正式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校将从2023级遴选300名优秀学生,参与到智能采矿、智能建造、低空装备制造等9个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
据介绍,贵州理工学院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启动实施,开启了学校工程类拔尖人才培养新征程。根据培养模式,项目企业导师将发挥丰富实践经验,将产业一线的技术攻关实践转化为教学案例,用真实生产场景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合作企业将行业最新需求转变为人才培养标准,将工程岗位能力转化为教学内容,将企业技术研究转变为“项目制”课程,共同助推产教融合发展,共同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育人生态。
启动会现场为贵州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培育)名誉院长、企业与校内导师颁发聘书,进行实习实践基地授牌。启动会现场还举行了贵州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培育)揭牌仪式。
据悉,贵州理工学院于2024年获省教育厅批准试点建设贵州卓越工程师学院(培育),旨在推动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积极探索可复制借鉴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新路径新模式。
贵州理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贵州卓越工程师学院(培育)将聚焦“强化产教融合、系统推进有组织科研、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构筑企业人才蓄水池和建设培育卓越工程师摇篮”五大建设任务,着力构建“校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开设专业课程、共同编写教材讲义、共同培育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共同研究工程课题和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七个共同”培养模式,发挥校企“双导师”优势,推行学生进团队、进平台、进项目“三进计划”,努力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下一篇: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