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蕴聪)6月,2025北京博物馆季进入科技月。科技月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海淀区政府、石景山区政府共同主办,以“玩得转的科技 摸得到的历史”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博物馆与科技企业互访、圆桌对话等活动,推动“文博+科技”的深度融合,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历史的温度。
2025年北京博物馆季于5月18日正式启幕,以“文脉传承・创新融合”为主题,持续至10月8日。
科技月期间,各类活动精彩纷呈。在“智探文博·企业行”活动中,科技企业代表先后参访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石景山区博物馆和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科技企业代表们被精美的藻井艺术吸引,纷纷提出创新构想,如运用裸眼3D、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还原天宫藻井;在石景山区博物馆,馆方展示了其AI数智人“噗噗”,并与科技企业探讨智慧管理系统、AI智能导览等技术在提升观众体验中的应用。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则聚焦AI智能导览、沉浸式艺术展IP创作和数字文化遗产场景建设等合作方向。
“创享科技·文博行”活动组织博物馆负责人走进科技企业。在中科闻歌,企业展示了优雅大模型和开源信息搜索引擎“晴天”,这些技术可为博物馆提供短视频生成、舆情监测等服务。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机构负责人就AI技术应用、多语种服务等与企业深入交流。
“智启文博・创领未来”圆桌对话中,专家学者们分享了人工智能、文化基因理论、数智技术等前沿科技在文博领域的应用案例与未来展望,并探讨了博物馆智慧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7月,北京博物馆季将进入文创月。7月4日—6日,将在朝阳区蓝色港湾举办消夏博物馆文创“妙”会,打造“文化体验+消费场景+科技互动”的复合型空间;同时,全市各区将推出北京博物有“吉”市,营造文创消费的热烈氛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