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上海教育博览会“AI+教育共享空间站”分享会5月17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兆国、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周傲英等业内专家及来自全球的教育、产业、科普等领域大咖以最前沿的视角,聚焦“AI驱动变革,产教融合破界”主话题展开头脑风暴,在高端对话中呈现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AI+教育”应用闭环与人才培养未来愿景,与全国教育从业者共解“AI+教育”新命题。
分享会上,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作了题为《AI助力教育变革的一点思考和两个案例》的开场报告。她提出,AI时代人才培养新命题——如何适配如何成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兆国系统阐释“AI(人工智能)+HI(人类智能)”双轮驱动的高等教育实践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在主旨报告中提出,“‘AI+教育’生态下的人才培养需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动态知识体系”,引发对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协同的深度思考。
上海商学院党委书记沈大明表示,产教融合是破解AI时代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学校将继续深化AI与教育的融合,推动产教协同向更高层次迈进,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商科人才贡献力量。
分享会的第二板块聚焦集成电路、跨境电商、职教出海三大领域,以访谈形式呈现AI赋能下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的鲜活实践。
在集成电路产业访谈中,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卢洪亮、复醒科技总经理黄博同等表示,行业面临“人才结构性错位”难题,希望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校企联合实验室等方式缩短教学与产业需求差距。
在跨境电商板块访谈中,上海市贸易学校校长钟伟岚展示了“AI筑基+实战进阶”育人模式,学生现场演示AI驱动的直播营销;浦东新区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岳分析,“人机协同”是未来核心竞争力,需培养学生AI不可替代的审美与决策能力。
上海商学院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学生团队在职教出海板块中分享了参与瑞士全球青年酒店峰会的经历,展现跨文化协作与实战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周傲英在终场报告中表示,教育主体需从“适应技术”转向“驾驭技术”,以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构建AI时代的育人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