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大名著等古典文学,到风靡大江南北的《平凡的世界》《人世间》《繁花》等现代经典作品,再到题材新颖、受众广泛的网络文学,文学改编成就了许多热门电视剧。
据统计,自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以来,超过半数的获奖作品已经被搬上荧屏,诸多剧集凭借原著魅力和优秀改编,收获口碑与市场双赢,彰显文学作品对影视创作的强劲支撑作用。影视热播也常常助力文学作品“破圈”传播,带动读者对原著的再关注与再阅读,从而延长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激发更广泛的文化讨论。
“从万福到同乐——文学的影视化之路”审读会现场。中国文艺网 王丽摄
日前,由中国视协指导,中国视协编剧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视协承办的“从万福到同乐——文学的影视化之路”审读会在京举行。主办单位相关负责人、业界专家学者等出席座谈会,对作家吴君的两部长篇小说《万福》《同乐街》的影视化制作方向展开讨论。
从《万福》中深圳万福村两个家庭三代人四十载的沧桑变迁,到《同乐街》描绘的村改社区后原居民命运的新篇章,吴君作为深圳文坛一位独具辨识度的作家,始终坚守现实主义立场。她通过一系列作品,细腻刻画了山乡巨变的大湾区中几代人日新月异的百态人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别具一格的深圳画卷,为当代文坛贡献了极具独特性的深圳故事。
小说《万福》讲述了深圳万福村两个家庭三代人40年间从精神到身体回归的故事,反映出不同时代深圳和香港的变化以及两地血浓于水隔不断的骨肉亲情。该书曾入选中国好书2020年3月榜单、《当代》长篇小说金榜等。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万福》《同乐街》在文学价值、故事架构、时代背景、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具备影视化的发展潜力。原中央电视台台长、中国视协编剧专委会名誉会长赵化勇表示,广东作为文化大省,在积极发现人才、发掘精品,在政策支持、创作实践和挖掘地域特色的影视转化模式方面一直具有突出的表现。《万福》通过深港双城故事,反映深港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必要而及时;《同乐街》讨论的是个体回归集体的重要命题,反映了新一代青年的精神风貌。两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出现在广东同一个时间段,是广东重视文学、重视影视的重要体现。希望通过本次审读会,可以对这两部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创作提供助力。
2028年是改革开放50周年,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这一节点推出彰显大湾区人文风貌、社会发展的影视作品大有可为。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小说《万福》《同乐街》的叙事结构和电视剧创作所需的故事性、人物关系的合理性、生活的丰富性有着天然的契合度。“小切口大时代、小人物大情怀、小家庭大变迁已经成为当下现实主义题材年代剧的创作模式,要避免内容同质化,改编时则要突出地域特色,把相同时代背景下不同文化气质的内容表现出来。”
小说《同乐街》讲述了“90后”女干部钟欣欣下基层到深圳同乐街深扎,帮助困难户陈有光一家保住房产,改变“等靠要”思想的故事,以深圳老街同乐街由村改社区后原居民命运的变化,反映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巨大成就,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的征程。该书是广东省“改革开放再出发”作家深扎创作活动重点项目,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等。
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的转化并不简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跨越艺术形式,改编工作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敏锐的艺术眼光与紧密的团队合作,缺一不可,改编的难度往往不亚于重新创作。因此,如何平衡好剧作与原著的关系,在保留原著精气神的同时实现艺术载体的转化,成为改编成功的关键。
出品人、制片人、陕文投艺达影视总经理贾轶群结合过往的影视制作经验,提出从“创新性、故事性、戏剧表现力、艺术含金量、商业吸引力”五个方面来评价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价值。在她看来,小说《万福》适合改编为24集到30集左右、面向全民的长篇电视剧,并且应当在强化大湾区的语言特色、生活方式等地域文化的同时,挖掘提炼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当代青年思想观念的影响,从而与青年观众产生共鸣。
腾讯视频总编辑张恒主要从“主题、故事、人物关系、可读性”四方面来衡量文学作品是否适合影视改编。他表示,《万福》《同乐街》立足于改革开放50周年的时代主题背景下发生的深圳故事,人物关系鲜明,在改编时适当加入戏剧冲突、丰富“名场面”,会有非常好的播出预期。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中国视协编剧专委会副会长、编剧张巍在IP改编课程授课时观察到,近年越来越多学生从严肃文学中寻找改编素材,“这和爱奇艺、腾讯等平台对多部严肃文学的高质量影视化有相互映照的关系。”在她看来,要让《万福》《同乐街》破圈传播,地域色彩是把双刃剑,“影视改编时需要在保留地域特色时适当降低广东以外观众的理解门槛。”她建议,可以在“90后”干部钟欣欣的基层工作经历中增加戏剧冲突和喜剧色彩,同时给钟欣欣适当增加情感戏,展现人物的智慧和韧性,以得到更多当下年轻人的喜爱。
“在吴君的小说中,读出的是人的味道。影视改编后,人物立起来,作品就立起来了。”中国视协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文艺报》编审高小立认为,电视剧的文学性与小说的文学性有所不同,电视剧的台词、音乐、美术、剪辑都在传递文学性。“《同乐街》的影视化不仅是文本的视觉转化,更是对城市化进程中人性与社会的深度剖析,通过强化空间对比、重构叙事节奏、细腻刻画人物,电视剧可为一部兼具现实主义批判与人文关怀的佳作,为当代城市文学的作品转化提供新的范式。”
文学作品是影视创作的源头活水,很多经典的影视作品都与原著紧密相关。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闫少非表示,未来希望能够为更多的作家、编剧提供常态化推动文学作品向电视艺术作品孵化的平台,为加强文学与影视的联动,推动优质文学原著向精品视听内容转化贡献力量。
作家简介
吴君,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新华文摘》等发表多部作品,出版专著15部,被改编影视舞台作品3部,代表作有《亲爱的深圳》《万福》《同乐街》等,作品译为多种语言出版。
曾获人民文学奖、中国小说双年奖、百花文学奖、北京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记者 | 王丽
编辑 | 王丽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