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狮城山海》之前,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QuestMobile统计,截至2025年3月,短剧平台红果月活用户超1.73亿。距离老牌视频平台优酷,只差1200万。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的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微短剧使用时长从90分钟涨到101分钟,已追平即时通讯。
无论你是不是短剧用户,在追随新的潮流还是坚持只看电影或长剧,不可否认的是:短剧在用户规模、使用时间上都在以摧枯拉朽之势对老牌长视频平台造成冲击。
在此大势之下,新的讲故事的方式应运而生。《狮城山海》以短剧形式登陆腾讯和央视,正在接受市场的检验。
长剧改短剧
仅仅是剪时长吗?
YIQIYINGCHUANG
《狮城山海》的定位为国内首部投资过亿的精品微短剧。所谓“精品”,即打破短剧普遍粗制滥造的廉价观感。创作团队来自高分长剧《唐朝诡事录》同班人马,郭靖宇监制,巨兴茂导演,演员也非短剧类型,而是巍子、吴启华、许绍雄这样的老牌长剧演员。
故事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华人社团“山海帮”在东南亚地区的生存与发展。巍子饰演一个教父式的人物——山海帮老帮主程恢,隐退江湖的他在现任帮主刘雄武离奇死亡后,回到山海帮重新接管事务——组织传承、帮派内斗、殖民冲突、儿女情长……诸多问题在这里上演,复杂的人物关系就此展开。
乍看起来,这个故事与一般长剧没有分别。但既然是短剧,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单集时长。
《狮城山海》每集20分钟,总共49集,按照长剧标准约在24集长度。40分钟改为20分钟,不仅降低了观看门槛——即意味着观众不需要准备那么长的时间看剧,同时编剧和剪辑的方式也区别于长剧,要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节奏明显变快。
以第一集为例,长剧第一
集通常从一个悬念开始,慢慢进入主题和情绪,铺垫人物关系。《狮城山海》的第一集则以5分钟为一个单位设置剧情冲突,短短20分钟内,3个转折发生得猝不及防。
初始,交代时空背景,20世纪40年代狮城,有位华人女孩遭受凌辱。其家人找到山海帮帮主刘雄武,希望他们为孩子出头。
强奸犯被山海帮迅速拿下,镜头切换,刘雄武已在山海之巅。他亲自动手用大石惩罚施暴者,手下再将人连麻袋扔到大海。一个复仇故事就这样利落结束。
刘雄武的儿子登场,杨绍文饰演的警察,与黑帮父亲正面对峙。正当我们以为关于这个黑帮老大的故事要慢慢展开时,他死了。一个黑夜他离奇被杀,儿子目睹了这场死亡。
大隐隐于市的老帮主程恢,在第一集末闪亮登场。前脚他还在弓着身子给客人赔不是,转身就是人人闻风丧胆的江湖大佬,即将回去接管烂摊子。山海帮辖下几个堂会首领在葬礼上全部现身,老帮主、现帮主儿子、几大长老、洋人警察……复杂的斗争正式拉开序幕。
老戏骨不管长短剧
都是老戏骨
YIQIYINGCHUANG
《狮城山海》的剧情,以单集20分钟为限,设置2-3个矛盾冲突。20分钟内悬念重重或打戏精彩,单集结束时也必须抛出一个“大钩”,牢牢抓住观众,保证他们下一集还会继续观看。
49集规模,意味着48个“钩子”需要被密集安排。加上每集2-3个悬念或冲突,难怪观众辣评:《狮城山海》最好看的往往是后天的预告。
如此快而密的节奏,考验编剧功力的同时,也十分考验演员的表演。往往短剧演员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可能会使用更大幅度的动作或表情,这样的代价是夸张、悬浮,一味增加爽感,观众对角色的信任或共鸣也自然减弱。
不过,《狮城山海》在努力避免短剧可能有的问题。其所选择的演员,多为年龄50岁以上的老戏骨。习惯长剧的观众看到熟面孔会自动分辨角色忠奸;但也有新的可能,他们会被演员过去的角色迷惑,反过来被编剧设下诡计。
例如教父程恢的扮演者巍子,他的代表角色为《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与程恢的性格底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年近70的巍子甚至因为年龄增长更具备阅历上的可信度,当他出场时,就是一副身经百战的王者风范,自带故事感,为程恢这个人物加持了光环。
TVB的老面孔吴启华,亦正亦邪,在《狮城山海》中扮演华人警察郑秋。他既有身处权贵的精致,又有夹在华人帮派和殖民统治之间的矛盾与割裂。这个人物练就了一身腹黑的本领,为了权力精心设局。吴启华有诸多经典奸角形象,《九品芝麻官》中的方唐镜、《跛豪》中的阿明,都有极强的说服力。因此在《狮城山海》中他所饰演的郑秋也是自然成立的,看到他狡黠的面孔就可以脑补腹黑大戏,演员过去的作品增加了角色的可信度。
山海帮几位帮会首领的饰演者,多有武侠片、警匪片的深厚表演经验。黑虎的扮演者郑斌辉,蛇眼的扮演者程东,既有忠肝义胆又有江湖气息,形象就与角色十分契合。
港片中的经典“绿叶”许绍雄,在《狮城山海》中扮演六六叔,负责山海帮的商业、外交事务。一场与吴启华对峙的高潮戏十分精彩,许绍雄坐怀不乱、身段柔软;吴启华精心盘算,不择手段。这一集文戏谈判、武戏枪战都十分扎实,演员自带的“腔调”足以形成戏剧张力。
用心的细节和遗憾之处
YIQIYINGCHUANG
配合老戏骨们的腔调——华人帮派辛苦建立沉淀的历史,《狮城山海》在服化道和置景上可谓用心至极。
第一集末的葬礼,浩浩荡荡,阵仗铺开。连杨绍文扮演的儿子身上的孝服都剪裁得当,更不用谈每个大佬的丧服,匹配他们个人的特点,做足了造型。
在目前已经播出的30集体量中,为描绘40年代东南亚华人群体的生存困境,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强调实景细节。码头、妓院、报馆、排挡、警局、街头……当人物步入特定的空间,我们也跟随进入一个具体的时空,感受当时浓烈焦灼的氛围。
老帮主程恢所收义子黄忠信,“过番”来到南洋,从帮派底层马仔做起。起初他穿朴素单色的布衫,慢慢随着自己地位上升,衣装渐渐改为有领有袖的衬衫。服装细节一点一点喻示人物的成长和变化。
帮会几位长老,每个人的造型都有特点。蛇眼穿各种东南亚花衬衫,强调快言快语的不羁个性;大鹏衣冠楚楚,雪茄不离手,西装三件套匹配他的“高贵”尊严;负责财务的庄伯,严谨而小心,中式布衫深藏不露;六六叔保持精致的形象,在洋人高层中游刃有余。
诸如此类的细节,在《狮城山海》中比比皆是。哪怕一场帮派谈判的戏码,每个人从大佬到小弟都不会重复单一的造型,为故事铺垫了真实细腻的层次感。
不过,《狮城山海》虽然制作精良,也依然有短剧的硬伤。那就是为了追求快而密的节奏,必须放弃深入的情感铺垫。在人均两副面孔的设定下,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背负了剧情“反转”的任务——某些时刻他们不得不从忠转奸,从正义转到邪恶,反转来得猝不及防。
因此当我们看到刘振东忽然辞职离开警局一改正义面孔、黄忠信升为堂主后忽然黑化……种种反转都没有来得及铺垫表演上的细节和动机。为反转而反转,带来悬念和爽感的同时,也让精良制作浮上了一层油腻。
对影视业内制作而言,《狮城山海》或可带来“鲇鱼效应”——短剧必须优质淘汰粗制滥造,电影也必须有料才能吸引人们走进影院。
毕竟,对观众来说长或短从来都不是问题,我们永远只站在“好看”的这边。
作者丨LIJING
排版丨汪津民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益起映创的新老朋友们:
我们专注影视教育12年,提供300+门课程覆盖电影全产业链,助力超100万爱好者与从业者成长。现在发起"学电影"用户调研,填写问卷即赠100元课程券。您的意见将帮助我们更好陪伴电影人"一起硬闯"!
扫码填写问卷(1分钟),领取福利>>
益 起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