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陈雅岚 实习生 汪颀伟
3月10日,湖北省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武汉市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会上提出,今年武汉市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进“10+2”工作体系,即推进10个领域重点工作,突出两个方面重点支撑,用数据、建场景、优生态、促落地。
据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产业发展中的应用难、落地难、协同难等难点痛点,《行动方案》围绕智能体应用矩阵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AI开源生态建设等十个方面,构建“10+2”工作体系,推动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应用、突破性产品落地、数字底座建设、发展生态优化,实现“用数据、建场景、优生态、促落地”。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将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专项行动,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科学研究、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攻关、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融合创新,以人工智能大模型+驱动武汉市重点优势产业跃迁。据介绍,当前武汉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江夏区、硚口区等区都在大力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区,该市还将在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等区试点建设人工智能“特区”,加强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在交通、医疗、教育、城市管理等领域开放公共数据和应用场景。
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武汉还通过“专项资金+产业基金”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单个项目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每年安排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算力服务券,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等。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上一篇:汽车公司的尽头是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