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活力迸发 “AI+养老”助力银发族“智”享“夕阳红”
创始人
2025-03-01 12:24:31
0

央视网消息:这两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机器人”概念不再遥不可及。这类产品不仅能在提高老人行动能力上大展身手,还能替代一部分护工的工作,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由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

该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标准聚焦互联家居环境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护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和特征,基于老年用户所需的辅助支持水平,提出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分类。除了可用性、可靠性、无障碍、能耗和噪声等通用要求以外,还对养老机器人提供的健康状况和紧急情况监测服务,与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通信支持,多样化的家务、娱乐、家居管理、照护等活动支持,外出和助行等移动性支持等分别提出了技术要求。

机器狗上岗“实习” 老人迎来新“护工”

如今,在不少地方智能化设备已经走入人们的生活。在浙江杭州的一个社区,一条叫“小西”的机器狗,正在去给87岁的施奶奶送东西。背上的筐子里,放着施奶奶的常用药,送到后,还会“贴心”地进行语音提醒。

除了当搬运工,“小西”还可以陪老人们散步。据了解,机器狗“小西”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需要靠技术人员操控,才可完成相应的“动作”。正式交付预计在4月中下旬,这段时间,技术团队也正在和社区对接,等到将社区完全“摸熟”,将社区内的智能平台和机器狗之间完全联通后,“小西”有望独立行动,只需老人语音就能操控。

而在一些景区已经开始使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帮助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游客来爬山。有老年游客表示,穿上它爬山,比平时走路都轻快。其实,养老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已经深入到衣食住行。这两年,已经有多款养老机器人产品亮相。比如可以辅助失能老人翻身、倒水、喂食等,也可以进行日常扫地、拖地、整理归纳等。

大模型训练 助力机器人走进家居环境

训练场景中,机器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正在完成对插花、熨烫衣服、擦拭家电家具等动作的采集。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由于真机数据目前非常匮乏,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倒牛奶”动作,就需要采集近百条高质量数据。

来源:央视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铁建相关公司新增一项533... (转自:快查一企业中标了)快查APP显示,中国铁建相关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0...
我市作家刘怀远 两部新作出版发... 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记者 谭国伦 通讯员 李思)近日,《中国文学名家小小说精选丛书》由江...
北京:规范发展“谷子经济”,支... 7月10日,《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对外发布。《行动方案》提出,引领国潮消费新风尚。鼓...
第八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即... 7月10日,记者从第八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记者吹风会上了解到,7月17日至18日,第八届中国“网...
卓然股份:控股子公司拟7.23... 7月10日,卓然股份(688121)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卓然(浙江)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拟向岱山华丰船舶修...